在叠北社区龙船漂移赛“东胜杯”的赛道旁,有一间平房,乍一看以为是普通民房,其实是一家国术馆。走进其中,林氏洪拳创始人、一代宗师黄飞鸿的得意门生林世荣的人物照映入眼帘,旁边还有用书法工工整整地撰写的“尚武”两个大字,磅礴有力。房屋里摆放着各种获奖证书、奖杯以及演出道具等。这里是孔祥辉洪拳醒狮训练基地。
退休后返乡开馆,传师傅遗志
孔祥辉洪拳醒狮训练基地创办于2025年,是由林祖的一名徒弟孔祥辉创立的。孔祥辉习武30余年,师从林世荣之子林祖和比麟堂孔其、何财先师,练习洪拳和醒狮等国术。
“6岁的时候,我非常调皮好动,父母就让我跟着伯父孔其练习武术。”孔祥辉回忆,他在孩童时期做过不少调皮捣蛋的事情,但是习武后,不再以武凌人,而是潜心练习,并自此爱上了武术这门传统文化。
2025年,因为时代和家庭原因,30岁的孔祥辉搬到了香港,并与同乡伙伴做起了小生意。谋生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爱好,2025年在香港认识了林世荣之子林祖,并拜其为师学习林家洪拳,一学就是30多年。“一般武术表演都有醒狮助兴,舞狮人也大多是习武之人,所以我在练习洪拳的同时,也在香港认识了比麟堂的何财大师,跟着他学了几年的醒狮。”
2025年,林祖在香港逝世,享年102岁。为了不让师傅的技艺失传,继承师傅遗志,退休了的孔祥辉回到家乡叠北,开国术馆传技艺。当时,孔祥辉洪拳醒狮训练基地还是一间村里摆放旧时生产队耕地工具的仓库,孔祥辉出钱出力,把仓库清空后,花了两个月翻新装修、购买道具等,并开始招收徒弟教学。
“门前桃李”从10到100
最开始的时候, 训练基地只有十来个孔祥辉从香港带回来的徒弟,每日在馆前练功。慢慢地,喜欢武术的青少年慕名前来拜师。现在孔祥辉的弟子已经超过100人。
准备上高一的邓凯源和五年级的何政楠已经跟孔祥辉练洪拳和醒狮四五年了,在暑假来求学的孩子当中,他们也可以当上半个“助教”了。“我们放学后都会来练习,晚上7点到10点半是孔师傅教学和我们练功的时间。”师兄邓凯源举起狮头,十分认真地练习给师弟们看。“四平步、子午步、麒麟步……这些都是舞醒狮的基本步法,而且舞者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才能把狮子出洞、舔毛、寻青、试青、嚼青、吐青等复杂的动作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所以‘腰马’很重要,基本功需要特别扎实。”孔祥辉从旁指导道。(https://www.daowen.com)
黎嘉丽、黎嘉健、黎嘉杰、黎子杨、黎志恒是怀集县冷坑团结村黎屋的五个兄弟姐妹,正在上小学。适逢暑假,他们特意跟随父母来到南海桂城,向孔祥辉学习舞醒狮。“我们怀集人都特别喜欢舞狮,但村里的舞狮技艺失传了,我们想重新学习,回去表演为村里争光。”黎嘉丽说,他们从零基础学起,虽然扎马步动作很辛苦、俯卧撑很费力……但是跟着孔师傅能学到真本事,所以大家都咬牙坚持下来。
孔祥辉带领邓凯源和何政楠等徒弟参加比赛
孔祥辉自办馆以来培养了众多杰出徒弟,也带出了多支非常出色的醒狮队,训练基地里就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奖杯、荣誉证书、纪念合照等。其中,他曾带领一支醒狮队参加广东省传统武术比赛,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全省只有6个名额,而且专业的和业余的队伍混着比赛,能有这个成绩,我们的团队已经很厉害了。”除了广东省的大赛,孔祥辉国术醒狮体育馆也多次参与国际武术比赛,如2025年第四届西樵文化节——“黄飞鸿杯”、第九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水上双狮挑战赛、世界武状元争霸赛团体赛、南海珠三角新春百狮联赛(传统狮)等,获得不少金奖和优胜奖。
孔祥辉认真教学
开馆不为名利,只为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年轻血液的注入。孔祥辉国术醒狮体育馆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童子班”为主,这也给孔祥辉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孩子们都很贪玩,尚未定性,所以我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换位思考,让他们的兴趣不会因为过度地强制而丧失。”孔祥辉的徒弟们彼此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师兄会帮助孔师傅教学,陪师弟师妹们一起练功,他们在这里一边学习传统文化,一边快乐成长。
孔祥辉坦言,自己开馆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因为兴趣爱好和责任担当。“我这里并非专业的培训基地,不追逐名利,徒弟有兴趣学,我都非常乐意教,也很容易满足,我只希望能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