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承,源于内心那份热爱

传承,源于内心那份热爱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丹灶镇新农洲南村醒狮团目前有30余名成员。张浩宏说,队员们需要练好某个动作或者神态时,就以10个队员为一组进行训练,彼此相互监督、观察,直到练出预期的效果。张浩宏介绍,他们为了研究狮子的神态、动作和心理,一遍遍地将训练的视频录下,反复观看哪个动作需要改进和加强。张浩宏说,当前,团队里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队员,他们对新队员传、帮、带,吸引了不少村内适龄少年加入团队,他们希望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醒狮文化。

传承,源于内心那份热爱

丹灶镇新农洲南有一支年轻的醒狮队伍——丹灶镇新农洲南村醒狮团,该醒狮团由村内出资组建而成,对醒狮感兴趣的青少年都可以加入学习。他们潜心琢磨醒狮技巧,正不断完善动作招式。

由热爱醒狮的青少年组成

“记得小时候只要听到锣鼓声响,就会往外面冲,看到醒狮表演很开心。”张浩宏是丹灶镇新农洲南村醒狮团的一员,十几岁就开始训练,直到现在成家了,还在和队友们一起训练、比赛。“醒狮文化让我着迷,激励着我们这群青少年传承下去。”张浩宏说。

丹灶镇新农洲南村醒狮团目前有30余名成员。队员们在专业师傅的带领下,进行体能训练、基础训练、入门训练等,这让他们深感生动活泼的醒狮背后,要舞好狮子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狮队成立的次年,他们在南海珠三角新春百狮GF大赛、“兴沥雄杯”比赛、高桩狮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仔细研究狮子的神态

“每次比赛过后,总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回到基地再加强训练。”张浩宏说,队员们需要练好某个动作或者神态时,就以10个队员为一组进行训练,彼此相互监督、观察,直到练出预期的效果。“队员自我要求很高,要琢磨出狮子的动作精髓。”张浩宏说,队员们还会看视频研究动作,然后再上狮头练习,一遍不行,就练十遍、二十遍,直到满意为止。

初学醒狮,队员们会从地狮学起,由于地狮中的三抛、单腿、双腿、上头等动作需要身体力量的支撑,因此他们闲暇时还要进行俯卧撑、举哑铃等训练,让手部、腹部、腰部更有力量。如今,队员们都基本掌握了醒狮的步法、套路、神态、动作等,但仍然不断探索研究狮子的神态,力求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

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www.daowen.com)

醒狮团在表演中

猪笼青是他们的特色项目

有了地狮作为基础,队员们便开始挑战高难度的抬凳青、高桩狮、猪笼青等现代花样醒狮动作。其中,猪笼青是他们的特色项目。

狮子左右查看摆放在地板上的猪笼,表现出好奇心理,不断眨着眼睛,仔细观察猪笼是否有危险性。它时而上前,时而退后,确认无危险后,便从椅子上跳跃,踢倒猪笼,踩在猪笼上好奇地观察,顽皮地坐在被放倒的猪笼上。随后用双脚夹住青菜,完整采到青……看似连贯的动作需要舞狮者花费大量心思和时间去摸索。“观察猪笼是否有危险的动作也是经过研究出来的,观察动作太多了显得乏味,太少了缺少灵性。”张浩宏介绍,他们为了研究狮子的神态、动作和心理,一遍遍地将训练的视频录下,反复观看哪个动作需要改进和加强。训练时他们会不断地琢磨每一个动作,希望达到最好的效果。

“想要学醒狮不难,但要学精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磨炼。”张浩宏说,“我们每天晚上都会训练3个小时,周末也会花时间训练,每天进步一点点。”

张浩宏说,当前,团队里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队员,他们对新队员传、帮、带,吸引了不少村内适龄少年加入团队,他们希望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醒狮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