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演员的关键技巧与表现

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演员的关键技巧与表现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唯有演员在舞台表演中能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自如娴熟地运用“四功五法”,才能使戏曲表演满台生辉、打动观众、感染观众,从而赋予戏曲剧目强有力的生命力,使剧目久演不衰。“做”是戏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戏曲表演“五法”加以逐字说明。特别是主要角色上场或下场以及一节舞蹈动作完毕以图22戏曲表演中的手势知识小链接后有个短促的停顿,称为亮相。

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演员的关键技巧与表现

四功五法是戏曲界经常说的一句术语。四功,就是唱、念、做、打这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步。

“四功五法”是戏曲艺术的灵魂。唯有演员在舞台表演中能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自如娴熟地运用“四功五法”,才能使戏曲表演满台生辉、打动观众、感染观众,从而赋予戏曲剧目强有力的生命力,使剧目久演不衰。

●戏曲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唱——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剧种,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唱词而言,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曲牌体,如昆曲、高腔等;一为板腔体,如京剧评剧、各类梆子戏等。

念——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一般的剧种所用念白与剧种所在省份的地方音大致相同。京剧念白有韵白、京白之分,前者用湖广音、中州韵,后者用北京方音稍加变化。昆曲则用韵白或苏白。

做——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做”是戏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戏曲的“做”,多为程式性的动作,大都写意。

打——戏曲中武打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有时表现两人的对打,有时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戏曲的“开打”具有极强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现性,也多写意而非写实。

●戏曲表演的五法——手、眼、身、法、步

“五法”是戏曲舞台上演员塑造角色的表演基本技法,是构成戏曲表演行动的根本。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在《表演艺术的基础》一文中认为:“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戏曲表演“五法”加以逐字说明。

手——指手势。通过双手、两臂协调的动作,构成舞蹈化的姿态,用以表现不同人物的精神气度。“手”因角色的年龄、身份不同而异。

眼——指眼神。通过眼神的变化,反映角色的喜、怒、哀、乐,解释人物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主要角色上场或下场以及一节舞蹈动作完毕以(www.daowen.com)

图22 戏曲表演中的手势

知识小链接后有个短促的停顿,称为亮相。这时的眼神,更集中表现了人物的精神状态。

比一比·梅兰芳兰花指法COSPLAY

什么是兰花指法?

京剧旦角表演中的手势主要体现在指型上,各类指型因多像兰花,故统称为“兰花指”。京剧大师梅兰芳承继成果,大胆革新,创造了“兰花指法”。同学们,和大师学一学,也许你也是一位骨骼清奇的“兰花指法”小天才哦!

图23 兰花指法

身——指身段,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包括举手投足、上马下马、捋须甩袖、亮相、望门等。

法——通常认为“法”为“发”之误字,指戏曲表演中的“甩发”技术,是前面四种技术有机结合的表演方法,演员通过舞动发梢、帽翅、翎子、髯口等来表现人物的激动心情。这种甩发功,一般包括甩、扬、带、闪、盘、旋、冲等多种用法。

在另一种说法里,“法”是指戏曲表演所不能背离的规矩和法度,是演员在舞台上展现戏曲表演意境和神韵的技法。

步——指步法。小生步法潇洒;花旦步法轻盈;花脸步法豪迈。步法也有多种多样,有似微风吹动浮云逐渐移动的云步;有表现匆匆行进的蹉步;有表现心情激动跌倒后仍欲前进的跪步;有表现醉汉步履踉跄的醉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