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之美与大自然的语言

云之美与大自然的语言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于云之科学探究,往昔诚感缺如,至若云之美观,固已得明切之认识者久矣。昔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谓人之五官感觉,唯嗅觉为纯,以非为欲之所驱者也。若照柏拉图之见解,吾人亦可说地球上之纯粹美丽也者,唯云雾而已。至于云雾之美者,人鲜欲据之为己有。

云之美与大自然的语言

我国于云之科学探究,往昔诚感缺如,至若云之美观,固已得明切之认识者久矣。溯自《竹书纪年》之《庆云歌》:“庆云烂兮,糺缦缦兮”,以迨晋唐宋明诸代之讴颂,近之若谭组安《观云楼诗》,章行严集《题看云楼觅句图》等,靡不谈云之美,尤以陆士衡之《白云赋》《浮云赋》为最,能表白云之美丽,文词既属丽绮,而于云之形形色色,描来穷极变态,虽乏科学观念,但于云之美,可谓形容尽致矣。昔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于西元前四二七年),谓人之五官感觉,唯嗅觉为纯,以非为欲之所驱者也。他若口之于味,饮食所以餍饥,嗜之过甚则谓饕餮;耳之于声,所以悦听,嗜之若周郎,则谓戏迷也;至美色之于人也,谚云“情人眼里出西施”,常有主观杂于其间,非全为客观美也。若照柏拉图之见解,吾人亦可说地球上之纯粹美丽也者,唯云雾而已。他若禽鸟花卉之美者,人欲得而饲养之,栽培之,甚至欲悬之于衣襟,囚之于樊笼;山水之美者,人欲建屋其中而享受之;玉石之美者,人欲价购以储之;若西施、王嫱之美,人则欲得之以藏娇于金屋,此人之好货好色之性使然耳。至于云雾之美者,人鲜欲据之为己有。昔南朝秣陵人陶弘景者,齐高祖梁武帝之所威敬者也,隐于句容之句曲山,时以“山中宰相”称之,其答齐高祖询“山中何所有”一书,有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之句,言云之超然美,洵为至切之谈。其后苏东坡由山中返,途遇白云,若万马奔驰而来,遂启笼掇之以归,咏赋以记之,但归家笼子打开,云即飞散,云之终不得为人之所有也明矣。且云霞之美,无论贫富智愚贤不肖,均可赏览,地无分南北,时无论冬夏,举目四望,常可见似曾相识之白云,冉冉而来,其形其色,岂特早暮不同,抑且顷刻千变,其来也不需一文之值,其去也虽万金之巨,帝旨之严,莫能稍留。登高山望云海,使人心旷神怡,读古人游记,如明王凤洲《游泰山记》,敖英《峨眉山记》,王思任《庐山云海记》,无不叹云殆仙景,毕生所未寓目,词墨所不足形容,则云又奇特美丽而已。(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