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联系社会教育,建立开放的教育结构是学校整体改革的主线。学校主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自我考核等,帮助家长密切家校联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立办事处、居委会和校外辅导员组成的社会教育网,优化孩子成长的环境。加强家庭教育的研究,建立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庭教育研究会,研究家庭教育的规律、内容和方法。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

改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联系社会教育,建立开放的教育结构是学校整体改革的主线。当时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的现象,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不协调、不一致,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困难,使学校教育效果减弱,甚至相互抵消。

(2)家长们虽然具有辅导孩子、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却又普遍对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对老师采取的教育措施的意义缺乏了解,因而往往干出干扰学校教育的事,更无法有效配合学校教育。

(3)家长平均文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家庭教育能力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www.daowen.com)

因此,指导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整体改革的一个重点。学校主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自我考核等,帮助家长密切家校联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1983年,实验小学首创我省第一所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邀请家长到校亲身体验学校生活全过程。建立办事处、居委会和校外辅导员组成的社会教育网,优化孩子成长的环境。发展社会教育网络,争取三股积极的力量:学校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学校附近的机关和单位,教育、科技、文化方面的校外辅导员。还包括把社会教育内容引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收社会信息。针对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问题,有计划地带学生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有指导地组织学生收集社会信息并分析鉴别,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分辨社会信息的能力。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学校与四川省武警部队建立少年军校,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一起优化学校附近的教育环境,聘请有关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诸多举措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结合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加强家庭教育的研究,建立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庭教育研究会,研究家庭教育的规律、内容和方法。如此系统完整的诸多举措在全国引起了重大的反响,1986年,学校创办的家长学校被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评选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