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话剧形体表演概述

中国话剧形体表演概述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话剧表演形体舞台动作训练中,技能、技巧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基础训练内容。形体动作技能也多被人们称之“形体特技技能”“功夫技能”或“形体技能”。这一系列因素构成形体动作技能的真实感。此外,话剧演员在完成技能动作时,只是完成角色任务中的一个环节。

中国话剧形体表演概述

话剧表演形体舞台动作训练中,技能、技巧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基础训练内容。形体动作技能也多被人们称之“形体特技技能”“功夫技能”或“形体技能”。

在话剧人物创作过程中,从角色的需要出发,按技术动作要求完成的形体动作,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生活中某些动作技能的真实再现,如骑马、驾车、游泳、射击以及各种生产劳动技能等。

第二类:角色的某些下意识的形体反应与表现,如特殊的形体变形、伤残、中弹时的身体反应,包括摔、爬、滚、打、翻、腾、跃等。

第三类:某些特定的形体技巧,如擒拿、格斗、对打、群打、手持兵器棍棒打等。

以上种种统称为“形体技能”。在话剧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无论运用哪一类技能动作都必须做到既有真情实感,又要确保演员的人身安全;既要切实从人物情节出发,又要做到不留斧凿痕迹的运用动作技术。

形体动作技能技术性很强,只有在全面提高形体素质、增强灵敏性的基础上,通过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只有学会按照特定的动作技术、动作要领,安全、有效、富于造型表现力地完成动作,进而掌握运用形体动作技能创造人物的技巧,才能为人物形象增添光彩。因此,在训练中,形体动作要求学生首先应切实掌握每一个动作的基本规格和动作要领,要达到精确、熟练,与搭档相互配合默契。

(一)形体动作技能训练要注重真实性(www.daowen.com)

真实性就是“逼真”,也就是假戏真做,以假代真。“不真不是戏,全真不是艺”,这都是技能训练的意义所在。

在生活中,敌我相持格斗、刺杀是为了你死我活。而话剧中人物的格斗、刺杀等各种武打动作,是为了鲜明有力地表达人物在剧本规定情境中展现内容的一种手段。所以形体动作技能受到人物、环境、剧情的限定和制约,就必须利用动作速度的变化,造成力量(爆发力)使用上的错觉;利用定位、焦点的准确控制,造成击中部位的错觉;利用环境角度和重心的变化造成肌体失重的错觉;利用假动作造成真实动作的错觉,等等。这一系列因素构成形体动作技能的真实感。

此外,话剧演员在完成技能动作时,只是完成角色任务中的一个环节。同时话剧演员还要把注意力放到角色的行为上,完成角色的内心任务,等等。所以形体动作既要灵活又要有所控制;既要惊险又要洒脱、利落。一切动作要领、规格、速度、焦点、重心的变化,真假力的运用都要为人物的真实性服务。

(二)要注意真假力的运用

运用真假力的目的是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以使动作具有造型美。由此,动作要求话剧演员必须十分清醒地、有意识地控制和支配身体的各个部位,准确地掌握身体重心的各种类型的变化转移,从而造成失去重心、控制的假象。真假力的合理运用,使动作完成得轻、飘、美、帅、干净、利落,以完成各种不同风格的特殊动作要求,给观众以艺术享受。

(三)要注意基础动作训练

在话剧形体动作技能训练过程中,要完成和达到以上所述,必须严格进行技能的基础训练,技能动作的完成有赖于身体素质和能力的增强与提高。例如力量,要有适应于技能动作所具备的臂力、爆发力、控制力、节奏、力度和幅度,等等。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练习,或者进行单项素质与能力的练习。重要的是应该围绕技能动作本身进行超负荷的训练,由易到难,进入毯子功、摔爬、滚打的单个动作的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