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的六经编辑方式揭秘

孔子的六经编辑方式揭秘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编辑“六经”,至少有以下三条总体原则:第一,述而不作。上引孔子所说“信而好古”,并不是提倡对古董的迷信盲从,而是说在整理古典文献时,要信守原始材料。这是孔子作为文献编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37]其实这是孔子为人的准则在编辑上的一个体现,这个准则就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1]孔子编“六经”之谨严,于此可见一斑。[42]下面分别讨论孔子怎样编辑“六经”。

孔子的六经编辑方式揭秘

孔子编辑“六经”,至少有以下三条总体原则:

第一,述而不作。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35]朱熹注云:

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36]

朱子这番评述,实在允当之至。

第二,阙如其所不知。(www.daowen.com)

上引孔子所说“信而好古”,并不是提倡对古董的迷信盲从,而是说在整理古典文献时,要信守原始材料。这是孔子作为文献编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所以孔子坚持:“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37]其实这是孔子为人的准则在编辑上的一个体现,这个准则就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8]这种严谨的态度,出自孔子对我国远古以来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阙,问诸故老。至于衰世,是非无正,人用其私。故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今亡矣夫!’”[39]

关于孔子如何坚持这条编辑原则,这里仅举一例:《春秋》桓公十四年经文:“夏五”;《左传》杜预注云:“不书‘月’,阙文”;《公羊传》云:“‘夏五’者何?无闻焉耳。”[40]清代著名经学家孔广森解释:“本当言夏五月干支,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简札烂灭,不知盟日,《春秋》方令桓盟皆日,以重著其无信,故进不可就‘五’增‘月’,退不可退‘五’存‘夏’,即用旧文,无所增损,亦因以示史阙疑之法。”[41]孔子编“六经”之谨严,于此可见一斑。

第三,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载:“子不语怪、力、乱、神。”确实,在“六经”的编辑里,孔子基本上是贯彻了这条原则的:“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42]

下面分别讨论孔子怎样编辑“六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