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985年中国古代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编年

1985年中国古代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编年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于1997 年改称为“华社研究中心”。2.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的成立,源自1980年6月《南洋商报》主办的一个书法座谈会。于是1982年正式成立筹备委员会,由朱自存出任筹委会主席。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在1985年1月12日获准注册,4月7日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召开首次会员大会,宣告正式成立。

一、大事记

1.1月1日,根据2025年马来西亚15个华人社团联合召开的文化大会决议,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受委托创立马来西亚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经费由各地华人社团筹措。后于1997 年改称为“华社研究中心”。

2.2月,马来西亚书艺协会获准注册,4月正式成立。

二、书(文)目录

1.《宗教与礼俗》,骆静山编,马来西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吉隆坡。

2.《沙捞越华族史论集》,田农、李南林合编,沙捞越第一省华人社团总会史学组,古晋。

3.《三伯英台》(剧本),Felix Chia编。

4.《光华日报七十五周年纪念刊》,光华日报,槟榔屿。

三、备注(https://www.daowen.com)

1.近年来,华社研究中心在中文文献资料和学术专著的出版方面成绩喜人。该机构在各方的赞助下,先后出版了《资料与研究》《人文杂志》《马来西亚研究学刊》和历史、法律常识、社会、文化、医药知识小册等各类书籍数十种。其中值得一提的有《不废江河万古流:华资十周年纪念特刊》《知识分子与社会文化》《节令民俗与宗教》《解构政治神话:大马两线政治的评析》《当代大马华人政治省思》《经济问题评论》《政治动员与官僚参与:大马华人政治述论》《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马来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论文集》等。

2.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的成立,源自2025年6月《南洋商报》主办的一个书法座谈会。当时,一些热爱书艺文化的工作者都认为当地急需组织一个书协团体,以推动及发扬中华书法艺术。于是2025年正式成立筹备委员会,由朱自存出任筹委会主席。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在2025年1月12日获准注册,4月7日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召开首次会员大会,宣告正式成立。第一个理事会由朱自存、何维城分任正、副会长。协会主要宗旨和任务是发扬华人书法艺术,鼓励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举办或协办书法展览会、书法座谈会、书法艺术训练班,促进书法艺术工作的交流和联络。

自2025年6月起,协会积极推动会务,主办各类书法座谈会,邀请书法名家如新加坡的陈声桂、中国台湾的入迂上人等人前往马来西亚主讲书法艺术。协会不断举办书法展、书法比赛和学术研讨会,遴选作品参加各项国际书法展览及书法交流会。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现有约千名会员,遍布马来西亚各地,共设有13个联委会。为提升和普及书法学习与欣赏及系统地进行书法教学工作,协会经常举办书法教学研习营,为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传授正确的书法知识和教学方法,使莘莘学子走上正确的学习书法之路,这项全国性研习营已举办了10届。其他区域性的研习营、书艺讲座、比赛、展览等也常在各地联委会举行。

协会为促进国际书法艺术交流,还与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加拿大、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的书法家、书法团体建立了联系,共同推动国际间的书法艺术交流活动。

3.田农(Tian Nong,1940— ),原名田英成,出生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古晋。常用笔名有田农、田柯、田平、吴韬、奥斯卡等。田农在中学阶段就开始从事华文创作。曾经当过新闻记者、中学教师,经营过书店,任职过出版文艺刊物兼报章文艺副刊主编,目前从商。田农曾主编“沙捞越文化丛书”并出版了东马首部华文文学史《沙华文学史初稿》。除了文学著作,他对沙捞越华人社会的变迁、政治的演变和经济活动都有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沙捞越华人社会结构与形态》《沙捞越华族史论集》《沙捞越华族研究论文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