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交媒体类型大全-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社交媒体类型大全-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内容日益丰富,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的类型划分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虽然莱文森并没有将Facebook、Youtube、Wiki等社交类网站定义为“社交媒体”,而称为“新新媒体”,但二者之间的内涵和具体形态却是极为相似的,可以为我们对社交媒体的概念界定提供参照。表8-7社交媒体形式格局续表

社交媒体类型大全-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内容日益丰富,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的类型划分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将媒体分为三类:传统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和新新媒体(New New Media)[58]。其中,新新媒体(New New Media)主要包括博客网、优视网(Youtube)、维基网(Wiki)、掘客网(Dig)、聚友网(Myspace)、Facebook以及Twitter等。其界定性特征和原理为:其消费者即生产者;其生产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去表达和出版;新新媒体一般免费;新新媒体之间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新新媒体的服务功能远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新新媒体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新新媒体使人成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59]。虽然莱文森并没有将Facebook、Youtube、Wiki等社交类网站定义为“社交媒体”,而称为“新新媒体”,但二者之间的内涵和具体形态却是极为相似的,可以为我们对社交媒体的概念界定提供参照。

早在2007年,Antony Mayfield就提出将社交媒体分为社交网络、内容社区、论坛、维基、播客、博客和微博七个类别[60]。依据媒介丰富度(Media Riches)、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以及社会过程等理论,Kaplan和Haenlein将已存在的社交媒体分为博客、社交网络、虚拟社交世界、协作项目、内容社区、虚拟游戏世界六类,见表8-6[61]

表8-6 基于“社会临场感/媒介丰富度”以及“自我展示/自我披露”的社交媒体的分类

2012年,通过对我国100余家社会化媒体网站的统计分析,尼尔森在线研究将我国的社交媒体细分为20个类别:微博、问答网站、电子商务、相亲网站、即时通信、社交游戏、商务社交、音乐分享、图片分享、签到、博客、社交网站、团购网站、社会化书签、RSS订阅、百科网站、消费点评、轻博客、视频分享及论坛[62]。(www.daowen.com)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庞胜楠提出,可将社交媒体分为维基类、博客类、播客类、论坛类、社交网站和内容社区六大类[63]。唐兴通认为社交媒体应分为社会关系网络、商务关系网络、视频分享网络、合作词条网络、照片分享网络、内容推选媒体、新闻共享网络、社会化书签八类[64]。王晓光、郭淑娟依据社交媒体的特性,将其分为创作发表型、资源共享型、协同编辑型、社交服务型和C2C商务型五大类,见表8-7[65]。上述学者对于社交媒体的应用,对于档案机构认识和选用何种形式的社交媒体提供了帮助。

表8-7 社交媒体形式格局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