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PPP理论与实务中的ROT结构特征、合同关系及运作模式

PPP理论与实务中的ROT结构特征、合同关系及运作模式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ROT的特征第一,ROT结构的基础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签订的有偿转让协议。在BOT、TOT、ROT模式中,由于各种模式的融资对象存在差别,项目公司作为项目主办方承担的具体职责也不同。(五)ROT项目的主要合同关系有关ROT结构中的主要合同关系可参照适用BOT和ROT中的规定,三者不同之处在于有关特许协议的内容规定。(七)ROT的运作模式ROT结构的运作模式如表2-13所示。

PPP理论与实务中的ROT结构特征、合同关系及运作模式

(一)ROT的概念

ROT(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是“重构—运营—移交”的简称,它的具体含义是指政府通过协议的方式将现有公共基础设施有偿转让给社会资本,然后社会资本负责对项目重建和整改,并负责对项目经营和管理。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届满后,项目的所有权再由社会资本转移给政府。

(二)ROT的特征

第一,ROT结构的基础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签订的有偿转让协议。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政府通过有偿协议将项目所有权转移给社会资本;在项目中期整改阶段,社会资本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整改和扩建,并负责项目竣工后的经营和管理。在协议约定期限届满后,政府再通过有偿转让协议的方式取得项目的所有权。

第二,ROT结构是对现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整改和扩建的融资方式。ROT模式对比BOT、BOOT、BOO等模式而言,在项目建设的对象上存在很大的区别,ROT融资的对象是需要整改和扩建的现有基础设施,而BOT、BOOT、BOO中融资的对象均是亟待建设的基础设施。

(三)ROT的作用

ROT作为BOT的一种投资演变模式,其具有的作用和BOT模式大体相同,但是基于结构的具体内容不同,故ROT较BOT融资模式在社会实践投资中发挥的作用也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在恢复国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虽然PPP的各种投资方式正在积极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但对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扩建是提高和改善国民公共服务体系水平的一条重要路径,而这种投资功能是PPP其他投资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社会资本而言,ROT模式既是一种修复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互赢的经典案例,也是提升社会资本社会责任感和增加政府声誉的重要方法。

(四)ROT结构的主要参与方

对ROT结构中主要参与方地位的界定和职责的分配可参照BOT和TOT中的规定。在BOT、TOT、ROT模式中,由于各种模式的融资对象存在差别,项目公司作为项目主办方承担的具体职责也不同。项目公司需要履行下列职责:(1)对项目的建造、经营和管理负责;(2)负责对贷款银行债务利息的清偿,以及在股东中的利润分配;(3)特许期期满时将项目移交给政府。在BOT模式中,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限内承担对项目进行建设和经营的职责;在TOT模式中,社会资本通过与政府之间的转让协议取得项目的所有权,在协议约定期限届满后,再以转让协议的方式将项目的所有权转移给政府;在ROT模式中,ROT投资的对象是需待整改和扩建的现有公共基础设施,而TOT投资的对象是政府已经筹建完备的基础设施。(www.daowen.com)

(五)ROT项目的主要合同关系

有关ROT结构中的主要合同关系可参照适用BOT和ROT中的规定,三者不同之处在于有关特许协议的内容规定。在ROT模式中,政府通过转让协议将需待修缮项目的所有权转移给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因此取得在约定期内对项目的所有权;在BOT模式中,政府与社会资本通过签订特许权许可协议来规范双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风险分担和权益分配;在TOT模式中,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通过签订有偿转让合同将项目所有权转让给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基于现成设施而开展经营和管理工作。

(六)ROT结构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各方在ROT结构中的权利和义务可参照TOT、BOT中的规定适用,不同之处在于各结构适用的对象不同而已。

(七)ROT的运作模式

ROT结构的运作模式如表2-13所示。

表2-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