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州桃花坞年画: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艺术

苏州桃花坞年画: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艺术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苏传统年画以苏州的最为知名,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原产于苏州城桃花坞一带的桃花坞木版年画。1952 年,苏州的几家旧年画作坊合并成立了桃花坞年画生产小组,1956年改为合作社。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桃花坞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桃花坞年画: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艺术

江苏传统年画以苏州的最为知名,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原产于苏州城桃花坞一带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桃花坞年画的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驱鬼辟邪等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它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明末清初臻于繁盛。

1952 年,苏州的几家旧年画作坊合并成立了桃花坞年画生产小组,1956年改为合作社。1958年,桃花坞年画生产合作社与苏州工艺美术厂合并为苏州工艺美术厂桃花坞年画工场。1959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首次成立并存续至1964年,主要经营木刻年画、胶版年画和水印年画,其间出现的作品有凌虚《集体有余》、杨云清《人民力量大年年庆丰收》、褚铭《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等,画社的存在使桃花坞年画的各项传统技艺得以保留和复兴。1979年3月,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得到恢复。2001年,苏州市政府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拨专项经费用于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研究开发,开办“桃花坞木刻年画精修班”,并建立桃花坞木刻年画网站。

桃花坞年画是苏州人民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理想追求的象征,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在中外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桃花坞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玄妙观老画工徐桂清(1957年)(www.daowen.com)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印制新年画(1961年1月)

玄妙观画片联合商店所售中堂年画《福禄寿》(1957年)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老艺人教徒弟学木刻(1961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