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考试题:氧气、二氧化碳的检验及溶液酸碱性的试题分析

考试题:氧气、二氧化碳的检验及溶液酸碱性的试题分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5.1 氧气、二氧化碳的检验试题精编1.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受热会发生分解生成H2O、CO、CO2,有同学为验证分解产物中CO、CO2这两种物质的存在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装置,洗气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A.2种B.3种C.4种D.5种13.5.2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试题精编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考试题:氧气、二氧化碳的检验及溶液酸碱性的试题分析

13.5.1 氧气、二氧化碳的检验

试题精编

1.(2020·普陀·二模)草酸化学式为H2C2O4)在一定条件下受热会发生分解生成H2O、CO、CO2,有同学为验证分解产物中CO、CO2这两种物质的存在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装置,洗气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下列对于实验可行性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可行 B.乙、丙可行 C.只有丙可行 D.都可行

(第1题图)

2.(2020·静安·二模)某废气中可能含有CO2、CO、H2O的一种或几种,按如图所示缓缓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进行检验。(浓硫酸起干燥作用)

(第2题图)

完成下列填空。

(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根据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红,则说明废气中含有_________,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汇总

1-1.(2020·金山·二模)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灼热的氧化铜 D.紫色的石蕊试剂

2-1.(2020·闵行·二模)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将气体X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你认为气体X组成的可能性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3.5.2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试题精编

1.(2020·徐汇·二模)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C.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D.40s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第1题图)

2.(2020·松江·二模)在5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___色,再加入5mL稀盐酸,得到无色溶液,则无色溶液一定是_________(填编号)。

A.pH≤7 B.pH=7 C.pH<7 D.pH>7

将无色溶液蒸发至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崇明·二模)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仪器A中溶液慢慢加入烧杯中,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第3题图1)

(第3题图2)

(第3题图3)

完成下列填空。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填“6”“12”或“16”)。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混合物

C.图2中c→d表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在图1实验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也可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4.(2020·徐汇·二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有同学猜想如下:

①NaCl ②NaCl、NaOH ③NaCl、HCl ④有NaCl、HCl和NaOH

以上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3)为了验证上述合理的猜想,某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_________不正确。另有同学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pH试纸、铜片、AgNO3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经过上述实验可确定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实验方案编号);操作有错误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实验操作编号)。

同类题汇总

1-1.(2020·杨浦·二模)向2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pH随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B.a、b点对应溶液的pH:a<b

C.c点对应溶液温度最高

D.c、d点对应的氯化钠质量相等

2-1.(2020·金山·二模)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探究酸和碱反应的实验。(www.daowen.com)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中性。

(第1-1题图)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振荡后,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酚酞除外)。

2-2.(2020·闵行·二模)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补全实验报告

(第2-2题图)

3-1.(2020·青浦·二模)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管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结合图2中有关信息,可知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表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第3-1题图1)

(第3-1题图2)

(第3-1题图3)

3-2.(2020·宝山·二模)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直接手段,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两组化学实验来探究中和反应热

(第3-2题图)

完成下列填空。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甲不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3 典型酸根的检验

试题精编

1.(2020·宝山·二模)能一次性将NaOH、NaCl、H2SO4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BaCl2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

2.(2020·闵行·二模)下列溶液两两混合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Na2SO4、Na2CO3、BaCl2、HCl B.KOH、H2SO4、KCl、酚酞试液

C.K2CO3、HCl、石蕊试液、NaOH D.Na2CO3、HNO3、CuSO4、Ba(NO32

3.(2020·静安·二模)用括号中的物质或方法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NaCl、NaOH、CaCO3三种固体(水)

B.Mg、Zn、Ag三种金属(稀盐酸)

C.NaOH、K2SO4、NaCl三种溶液(焰色反应)

D.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种气体(燃着的木条)

4.(2020·崇明·二模)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2020·普陀·二模)某生活污水含有碎菜叶、泥沙,可能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可溶性物质。实验室对该污水过滤后进行检验并处理。

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一:成分检验

为检验过滤后的水样中是否存在氯化钠、碳酸钠,某同学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第5题图)

(1)加入的稀酸可以是________(填“盐酸”或“硝酸”)。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说明污水中______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氯化钠、碳酸钠。

步骤二:污水处理

(2)排放的污水必须为中性或接近中性,为此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检验溶液的pH,使用pH试纸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汇总

1-1.(2020·黄浦·二模)下列能一次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的试剂是( )。

A.铁片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铜

2-1.(2020·静安·二模)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NaOH、NaCl、Ba(NO32 B.Na2CO3、BaCl2、NaOH、稀HNO3

C.Na2SO4、Na2CO3、稀HCl、稀HNO3 D.CaCl2、AgNO3、Mg(NO32、NaCl

3-1.(2020·浦东·二模)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不合理的是( )。

4-1.(2020·奉贤·二模)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4-2.(2020·嘉定·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5-1.(2020·闵行·二模)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补全实验报告。

(第5-1题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