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琉球往事揭秘!萨摩大名岛津家久的访问及琉球历史概述

琉球往事揭秘!萨摩大名岛津家久的访问及琉球历史概述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月六日,萨摩大名岛津家久到访。琉球就是今天的冲绳县,地理上位于日本列岛的南端,中国大陆的东面。而初次见于书籍记载,则是在公元7世纪所著的《隋书》第八十一卷《东夷传》里,只不过当时琉球被写作了流求。因为离开中国和日本都很近,所以自古琉球和两国之间的往来就都很频繁。源为朝倒地,痛苦了两三个小时因失血过多而亡。

琉球往事揭秘!萨摩大名岛津家久的访问及琉球历史概述

十月六日,萨摩大名岛津家久到访。

岛津家久就是岛津忠恒,因为德川家康觉得萨摩岛津实力过于强劲,一定得好生待之,所以在庆长十一年(1606)特地将自己名字中的那个家,赐给了忠恒。

因为岛津家还有个哥们儿也叫岛津家久,就是岛津义久,义弘的弟弟,岛津丰久的爸爸。虽说哥们儿已死,可为了和现任当主加以区别以免有人误以为死人复活,所以在说大名家久的时候,我们仍然用他的旧名,叫他岛津忠恒。

话说忠恒到了江户之后,受到了德川秀忠的亲切接见,后者表示,萨摩岛津当年在朝鲜功不可没,理应嘉奖。

岛津忠恒心中觉得好生奇怪:这都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你现在才提,干吗呢?不过表面上还是很毕恭毕敬地俯首谢了恩,同时问大人您打算赏我些啥?

“我把琉球给你们吧。”

刚刚还满脸笑容的忠恒刹那间脸就僵住了。

琉球就是今天的冲绳县,地理上位于日本列岛的南端,中国大陆的东面。

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石器时代,那里便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了,专业名词叫作港川人。而初次见于书籍记载,则是在公元7世纪所著的《隋书》第八十一卷《东夷传》里,只不过当时琉球被写作了流求。

因为离开中国和日本都很近,所以自古琉球和两国之间的往来就都很频繁。

天平胜宝五年(753),大唐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开航行途中,他所乘之船因风浪而被刮到了一个岛上。

要说鉴真不愧是一代大师,即便是在那个东南西北都不知道的岛上,都没有忘记宣扬佛法普度众生,用手势和树杈沙画与当地土人进行了简单而又亲切的交流,当他看到众土人们对着一尊刻得相当粗糙的石像跪拜的时候,便用树杈指着石头问那是谁。

土人回答: “阿儿奈波。”

于是在鉴真所著的《唐大和上东征传》一书里,那地方便被叫成了阿儿奈波。

后来被日本人给翻译成了假名,写作おきなわ。

再后来到了江户时代,大学者新井白石把那四个假名切换成了相对应的汉字,因为在日语中,おき能被写作冲,而なわ通常写为绳,所以连起来,就变成了冲绳。

后来废藩置县改名冲绳,其来源正是此处。

以上的定居,朝贡,打酱油等事例都是能见于明文记载的,而不在书中的例子,则更是不计其数。

到了公元八世纪,琉球诸岛上开始有了阶级分化,出现了有钱人和穷孩子,渐渐地也就有了自己的王朝和政权,其中早期最有名的,叫天孙王朝。

说起这个天孙王朝,其实和日本也有些关系,具体算起来是跟某个日本人有关,那人的名字叫作源为朝。

源为朝,日本著名武士源为义第八子,镰仓幕府初代将军源赖朝的叔叔,此人身高据说超过二米,乃是当时日本罕见的巨汉,且左手比右手要长四寸,故而使得一手硬弓,射出去的箭又狠又准,自幼便随父亲为义在九州岛上东征西讨,从讨伐山贼土匪到射杀妖魔鬼怪基本上啥事儿都干过,不过二十出头便立下了赫赫战功,人送外号镇西八郎,在那年头属于传说级别的强者。

虽说是武功高强,外号日本第一神箭手,可源为朝的政治智商却并不高,在一次政治兼军事斗争的内乱中,他不幸站错了队伍并打输了仗,导致兵败被俘,后被流放到了当时人称不毛之地的伊豆列岛,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囚犯生活

没想到当了劳改犯之后的源为朝仍然不肯太平,永万元年(1165),他率手下数十人起事,宣布伊豆诸岛脱离平安朝廷,从此独立不再缴纳年贡。

要说这哥们儿胆子还是很大的,带了一个小分队就敢造反争天下,不过这倒也不是没有原因,一来是镇西八郎坚信自己能打;二来是他手下的那十几个人皆非普通人,都是特殊群体,学名叫作大男。

所谓大男据传都是上古时代盘踞在伊豆诸岛的鬼怪所留下的后裔,他们生性好战,体魄魁梧,是邀请参加帮战群架的不二人选。

短短数日,源为朝和他的大男小队便占了伊豆列岛中的七座小岛——其实这事儿也不算太难,要知道当年日本本来就人少,这穷乡僻壤的伊豆列岛更是人烟罕见,有的地方纯属不毛之地,也就别提人了,连毛都没有,坐个船靠岸登陆留一个脚印就算是占领了。

或许是伊豆在当时真的是实在太过于地处乡下了,从永万元年(1165)开始搞分裂的源为朝一连闹腾了好几年,连占数座无人岛外加抢了好几十艘渔船都没人来搭理他,直到嘉应二年(1170)的时候,因为实在是搞得怨声载道了,伊豆列岛的地方长官工藤茂光才不得不上奏朝廷,说是源为朝造反,请拨大军征讨。

虽说当年是赫赫有名的镇西八郎,但毕竟事隔数十年,再加之这哥们儿常年蹲在荒郊野外身边也没几个人,所以平安朝廷那边听说源为朝造反的消息之后,也没在多大意,只是很轻描淡写地派了一支总人数不过三四百的小部队前去镇压,并亲自任命工藤茂光为大将。

这支部队分战船二十余艘向源为朝的大本营伊豆大岛开去,而另一边,源为朝望着这海面上的几十艘战船,再看看身边的那几个大男,这才明白了一件事儿:此仗断无胜算,绝望之余,他打算自尽,以免落入敌军手中受辱。

这一年的四月六日,源为朝先是将自己的年仅九岁的独子源为赖一刀刺死,接着准备自己也跟着一起去,但转念一想,觉得自己一世英名现如今面对敌军就这么一声不吭地畏罪自杀,实在有些没面子,再怎么说至少也得放一箭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源为朝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弯弓搭箭朝着讨伐军舰队中的一艘船上尽力射去,箭正中帆绳,绳断帆落,眼瞅着就动不了了。

射完之后,源为朝转身回屋,准备自杀。

手下某大男很给力,一见主子回来连忙迎了上去,手里还拿着一根绳子——当时日本最常用的自杀手段是上吊。

源为朝接过绳子,往自己脖子上比画了一阵,然后又寻思了半天,最终又将其放了下来: “吊死后的模样太难看,有失尊严,我不用这个。”

于是手下很关切地问那您用什么,我现在就去拿。

“不必麻烦了,就用刀吧。”源为朝一边说着,一边将腰间的刀给拔了出来。(www.daowen.com)

接着,他解开了衣服,露出腹部,用刀对准了自己的肚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猛地一刺,再一划,顿时血液四溅,因为切得太深,所以连肠子都流了出来。

源为朝倒地,痛苦了两三个小时因失血过多而亡。

在他垂死的那段时间里,讨伐军非常出人意料地没有攻上岛来,而是在那天快夜里的时分才上的岸,并且由一个叫加藤景廉的人帮他收了尸。

之所以来得那么慢,那是有原因的。

且说之前在源为朝射断人帆绳的那一箭,虽说没有射伤船上的任何一个人,却把大伙着实给吓得不轻,众士兵们一看镇西八郎居然亲自出马而且还有如此身手,纷纷倍感恐慌。这一恐慌就开始纷乱了起来,这船上的人一乱,船自然也就左右摇晃了起来,或许是那年头造船技术不高明,再加上又吹来了一股大风,于是这船就这么翻了。

其余十九艘船上的人虽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当他们看到源为朝一箭射翻了一艘船的时候,顿时吓得谁也不敢再动了,就连大将工藤茂光也被惊得不轻,当即下令暂停前进,生怕对方再弄出什么来伤了自己。

直到晚上,工藤茂光他们连等了数小时都不见源为朝有下文,这才命令船队偷偷前行,摸上了岛去,此时岛上除了源为朝和源为赖这两具尸体外,其余的跟随者都已经四下逃散了。

此事非常有名,最出名的地方还不是源为朝之死,而是他的死法,因为这是日本历史有记载的第一次切腹自尽。

既然是第一个切死的,那么无论如何,都可以肯定一件事儿:源为朝死了。

虽然这句话是废话,可你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但偏偏日本人却不这么看。

且说在源为朝切腹之后没多久,各种谣言就开始在民间传了起来,主要说的是他没死,逃了,逃到哪儿倒是众人各执一词,比较集中的是说他去了琉球,并靠着出色的武功当上了那里的国王。

正所谓谎话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这谣言传到后来就成了历史,源为朝去琉球当国王的说法后来普遍出现在琉球地方的各类正史之中,像《中山世鉴》或是《思草纸》一类的书里都有相关记载。

个人觉得这种观点其实挺扯淡的,毕竟镇西八郎去的时候有人见证有人收尸还有人验尸,而且自杀的方式又那么出名,结果你愣要说他没死跑琉球去,那实在是有点过分了。

且说源为朝之后,他的子孙(或者根本就是别人的子孙)在琉球诸岛上自立为王,建起了政权,又自行发明创造出了一本家谱并编了一段神话来证明自己的顺天承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天神造出了琉球列岛,并派出他的子孙来统治琉球,自己,便是这天孙。

结果是没过两年,天孙就被手下一个叫利勇的土豪给犯上作乱戳死了,然后利勇又被另一个豪族舜天给打败,最终,舜天登上了琉球国王的宝座。

舜家传到第三代,当家的叫义本,是个好孩子,他非常有自知之明地觉得自己的儿子不是治国安邦的材料,所以效仿中国古代帝王尧舜搞了一次禅让,将王位给了手下的大臣英祖。

初代英祖王还是比较强悍的,公元1291年,元朝曾经发兵进攻琉球,结果被这个英祖王带领岛民们击退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琉球从日本引进了平假名(1265年)和佛教,初步确立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所结合的琉球文化体系。

初代英祖死后,琉球陷入了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子孙们的权力和资源都被分化到了各家豪强手上,最终也直接导致了中央王朝的溃灭,而国家也分裂成了中山,南山和北山三部,史称三山时代。

无论是哪山,在各自为政的同时,都不忘记给明朝纳贡称臣,以表明自己才是琉球的真命天子。

对此明朝采取了高度的不干涉政策——他们光收东西不办事,任凭琉球岛上打得头破血流,却也从来都不派使者承认任何一方才是正统。

所谓老大,从来都只有打出来的,哪有让人给挑出来的。

公元1429年,中山王武宁的儿子尚巴志消灭了其他两个山头,一统琉球群岛,建立琉球王国,定都首里,即现在的那霸。

虽说在当年争夺王位的时候,明朝那边很不是东西,可毕竟再怎么说那也是老大帝国,所以尚巴志在荣登大位之后,还是派出了使者上了一趟北京,说是自己一个不小心就灭了其他的两座山,现如今琉球三山只剩下自己这根独苗了,还望老大看在我多年送礼物孝敬的分上,赏点名分吧。

明朝一看那几个鸟岛上还真的就剩这一家了,得,那就认了吧。

当年,明廷遣使,承认了尚巴志的合法王位,并附带琉球国王印章一枚,以作证据。

尚巴志那一脉血统在琉球当了三十三年的王,三十三年间,他们虽说政治上依然依附在大明身边,但文化和经济方面,却似乎和日本方面交往更甚。比如在公元1451年的时候,琉球人建立了岛上的第一个神社长寿宫,主要是用来拜祭天照大神,之后,又造了波上宫和琉球八社等各类神道教道观,同时还建起寺院,并请日本的和尚来为寺院的大钟撰文。

公元1462年,尚家王朝第五代尚泰久王病故,本来按照规矩,是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大统,可估计是因为这家伙在位期间作恶多端,导致重臣对其极端不爽,大伙一致推选重臣金丸继承王位,统辖琉球。

金丸,原名思德金,农家出身,早年随爹娘耕地,后因各种机缘巧合当了国家大臣,人缘很好,深得同僚信任爱戴。

金丸当了国王之后,改姓为尚,单名一个円,人称尚円王。

对于这场政变,明朝那里仍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和干涉,依旧派使臣前来册封,承认对方的合法地位。

为了把尚巴志和尚円王那两路人马区分开来,所以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为第一尚氏,把后者叫作第二尚氏。

截止到德川秀忠想打琉球的那会儿,第二尚氏已经传了七代,第七代叫尚宁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