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的创作与时代紧密相连

马的创作与时代紧密相连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周密的、系统的、全面的观察。但是,“马”是徐悲鸿最喜爱的创作题材。早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就经常到驯马去写生,画了一千多幅速写稿。徐悲鸿一生用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的方法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千里马形象。他的创作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通,与祖国的安危、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他通过画幅和题跋表明出对祖国的深切爱恋。

马的创作与时代紧密相连

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周密的、系统的、全面的观察。

例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他从小就喜爱在野外观察昆虫的生活,有时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虫卵,有时为了追寻某种昆虫的秘密踪迹,在烈日下一晒就是几个小时。他经常全神贯注地观察,直到洞悉了全部奥秘才肯罢休。后来,为了便于观察,他买下了一片贫瘠的土地,养花种草,招引各种昆虫前来安家落户,为他进一步观察昆虫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和理想的园地。靠这样的观察,法布尔撰写了多卷本的巨著《昆虫记》,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昆虫世界,受到世人的赞誉。

徐悲鸿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对祖国和人民充满感情。因此,他的创作题材广阔而丰富。历史和现实的题材他都画;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他都擅长;肖像、情节性的主题画、风景画在他的笔下也是屡见不鲜。但是,“马”是徐悲鸿最喜爱的创作题材。他往往借“马”寄托自己的悲哀、忧郁、希望和欢乐。

徐悲鸿画的立马:一泓清水、一匹或几匹马立在那里,或仰天长啸,或俯首饮水,神彩飘逸,寓言深刻。

徐悲鸿画的奔马,或腾空而奔,或蹄下生烟,或回首顾盼,它们奔驰也在辽阔的原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是人酷爱自由的表露,是美和力量的象征,是最能反映出徐悲鸿高超绘画技巧和思想感情的作品。

徐悲鸿画了一辈子的马,也观察了一辈子的马。早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就经常到驯马去写生,画了一千多幅速写稿。他还仔细研究马的解剖和马的气质。在印度,徐悲鸿骑着马长途跋涉,更深刻地了解到马的剽悍、驯良、勇猛、忠实的性格。所以,徐悲鸿笔下的马超出一般属性,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而且赋予马以鲜明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正是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的生动反映。(www.daowen.com)

徐悲鸿一生用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的方法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千里马形象。这些骏马带着时代的风声和雷声在画纸上腾骧。在这些画卷中,徐悲鸿题写了许多表现压抑和渴求光明的词句:“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直须此世非长夜,漠漠穷荒有尽头”;“秋风万里频回首,认识当年旧战场”;“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他的创作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通,与祖国的安危、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他通过画幅和题跋表明出对祖国的深切爱恋。

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故乡优美迷人的自然景色,像一股清澈的泉水滋润着齐白石幼小的心田。有一天晚上,齐白石凑近昏暗的松明灯,在描红本上写字。他描呀,描呀,描得有些腻了,便在写字本上画起画来。他先画了一条在水中摇头摆尾的小鱼,又画上一只在林间啾鸣欢唱的小鸟,还补上了一朵含苞欲放的映山红。

从此,齐白石迷上了画画儿,每天都要创作几幅“杰作”。

有一年,田里的收成不好,齐白石只好结束了他的学习生活。为了生活,他当上了放牛娃。他把过去学的几本书挂在牛犄角上,在放牛砍柴之余从头到尾反复复习。当然,他仍然忘不了画画儿。齐白石喜欢山村的一切,他热爱家乡的青山绿水,也热爱家乡的花鸟鱼虫。每逢闲暇,他或静坐在水塘边,细心揣摩小虾子的习性;或在小溪旁,观看螃蟹爬行的姿态。他找到了一本祖父的记事账簿,把他仔细观察得来的事物一一画在上面。

生活中,对任何事物的观察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耐心地、细致地、一次次地反复进行。观察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够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区别出假象与真相、偶然与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