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探寻善良土壤中的绿色之美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探寻善良土壤中的绿色之美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讲故事时声情并茂,很吸引人,甚至颇有震慑力。儿时的鲁迅称阿长为“阿妈”,但当他知道了是阿长谋害了他心爱的隐鼠时,便毫不客气地直呼“阿长”,还要为隐鼠复仇。可见善良的阿长是真心实意地为孩子着想,所以买书是自掏腰包,也是毋庸置疑的。迅哥儿得到梦寐以求的《山海经》后,着实被文学吸引了。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探寻善良土壤中的绿色之美

汕头市金禧中学天竺校区 黄澄纯

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鲁迅没有提及自己的母亲,却有三篇文章说到保姆阿长,可见阿长在其童年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阿长是个有一定生活阅历的贫苦妇女,她给迅哥儿讲的规矩其实包含了民间文化和美德:正月初一一早要说“恭喜”和吃福橘,这是寓意文化;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是忌讳文化;饭粒落到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吃下去,这是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这些规矩于小孩看是麻烦之至,但其中何尝不是包含着阿长对孩子善意的期待。

长妈妈讲故事的本领很高。《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一文中,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让迅哥儿辗转反侧,心有余悸;《二十四孝图》里说“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讲故事时声情并茂,很吸引人,甚至颇有震慑力。让迅哥儿对她产生了敬意。故事不仅增添了迅哥儿生活的乐趣,也启蒙了他的文学天赋。

儿时的鲁迅称阿长为“阿妈”,但当他知道了是阿长谋害了他心爱的隐鼠时,便毫不客气地直呼“阿长”,还要为隐鼠复仇。可阿长却毫不计较,尽管迅哥儿看不起她,问遍了别人《山海经》,却“向来没有和她说过”,轻视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阿长还是热心地询问,而后利用告假回家的四五天,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显得迫不及待,满心欢喜,好像自己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一般。“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会重视孩子的心愿,就连那个和蔼的老人远房的叔祖也是“疏懒”的,但不识字的阿长,在把书名说成“三哼经”的情况下,不知要打听多少地方,跑多远的路才能把《山海经》买回来,阿长的善良让她只知道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渴慕,丝毫不计较“我”先前的轻慢态度,她利用告假回家的休息时间为“我”买书,之前没有告知谁,连小主人也不告知,也许是怕买不到又平添了孩子的苦恼吧。可见善良的阿长是真心实意地为孩子着想,所以买书是自掏腰包,也是毋庸置疑的。

迅哥儿得到梦寐以求的《山海经》后,着实被文学吸引了。文章写到,“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此后”“更其搜集”说明了自从得到阿长买的绘图《山海经》后,便激发了作者想方设法四处搜寻、收集书籍的愿望,这些书籍,绝对是书塾里先生教的和《五猖会》中父亲要求背诵的令孩子一字也不懂《鉴略》等之外的读物,可以说,阿长买给鲁迅的《山海经》犹如一把钥匙,帮鲁迅打开了文学大门。(www.daowen.com)

至此,“善良”已掩盖了阿长所有的缺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粗俗无知,作者欲扬先抑的手法也是让人拍案叫绝。

读完此文,我对阿长睡觉摆大字,将长毛、土匪、义和拳以及各种江湖传闻及迷信思想杂糅着讲的故事及其愚昧无知只是一笑置之,而对将一年的顺利寄托在新年的第一句祝语上的阿长心生怜爱,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个黄胖而矮,穿着新的蓝布衫,高兴地将“三哼经”递给鲁迅的画面以及灯光下,鲁迅穿着长衫,坐在绿色灯光下写文章的背影

阿长,鲁迅儿时的保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她的善良孕育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的“名字”,也随同鲁迅的作品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在现时教育机制下,作为老师与家长,阿长身上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满足孩子的渴望,因势利导,让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去发挥潜能,享受努力的成果。

(插图: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许秋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