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区护理学: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与内容

社区护理学: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与内容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健康档案的类型根据档案主体,健康档案可分为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3个类型。社区健康档案一般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及社区居民健康状况4个部分。主要包括社区人口数量及构成、社区居民患病资料、社区死亡资料、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社区护理学: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与内容

(一)健康档案的类型

根据档案主体,健康档案可分为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3个类型。根据档案记录形式,健康档案可以为纸质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的内容

1.个人健康档案

指以居民个人健康为中心,动态记录人的生命全过程的各种健康相关信息的系统性文件。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规定,应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我国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以下部分。

(1)居民健康档案封面。包括姓名、现住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乡镇(街道)名称、村(居)委会名称、建档单位、建档人、责任医生、建档日期。

(2)个人基本信息表。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药物过敏史、既往史、家族史、遗传病史、残疾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等。

(3)健康体检表。包括一般状况、生活方式体育锻炼、饮食习惯、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脏器功能、查体、辅助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现存主要健康问题、住院治疗情况、主要用药情况和非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史等。

(4)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卡)。包括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预防接种卡、高血压病人随访服务记录表、2型糖尿病病人随访服务记录表、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管理记录表、肺结核病人随访服务记录表等。

(5)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包括接诊记录表和会诊记录表。

(6)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正面为居民简要基本信息,反面为家庭地址及电话、紧急联系人及电话、建档机构及电话、责任医生或护士及电话。

2.家庭健康档案

指以家庭为单位,记录家庭成员及家庭整体相关健康问题而形成的系统性文件。通常包括家庭基本资料、家庭评估资料和家庭主要健康问题3个部分。

(1)家庭基本资料。通常置于家庭健康档案的首页,主要包括家庭地址,家庭成员人数,家庭各成员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联系电话等一般资料,还包括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和厨房及卫生设施等资料。

(2)家庭评估资料。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内外资源、家庭压力和家庭危机等内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家庭评估方法和工具有:家系图和APGAR家庭功能评表等。

(3)家庭主要健康问题。主要记录家庭生活周期各阶段的重大生活事件及其他危机问题。

3.社区健康档案

指记录社区健康问题、评估社区特征及健康需求的系统性文件。社区健康档案以社区为服务主体,通过记录社区卫生资源、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使社区医务人员从整体去把握社区的基本情况,以社区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整体性、协调性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健康档案一般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及社区居民健康状况4个部分。

(1)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自然环境、人口学资料、社区经济和组织状况、社区动员潜力。(www.daowen.com)

①社区自然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的地理位置、辖区范围、自然气候、卫生条件、饮用水状况、垃圾处理情况、宗教及传统习俗等。

②社区人口资料。主要指标包括社区总人口数、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寿命、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③社区经济和组织状况。社区经济状况主要指标包括社区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水平等,常与社会总产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进行对比。社区组织状况主要包括与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的社区内组织和机构,如居委会、志愿者协会、疾病康复中心等,要了解这些社区组织提供社区医疗协调性服务的态度和水平。

④社区动员潜力。指可以动员起来为居民健康服务的社区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这些潜力需要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主动发现或开发。

(2)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

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指现有的、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的专业卫生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妇幼保健院、福利院等,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优势服务项目、交通情况等都应记录在社区健康档案中,这对于病人的双向转诊、会诊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指社区各类医护人员及卫生相关人员的数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及专业结构等。

(3)社区卫生服务状况。

①门诊利用情况。包括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门诊量、病人就诊原因分类、门诊疾病种类及构成情况。

②转会诊情况。包括转会诊率、转会诊病种构成、转会诊适宜程度分析及转诊单位和科室情况。

③家庭访视情况。包括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家庭访视人次、家庭访视原因、家庭问题的处理情况、家庭病床数等。

④住院情况。包括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住院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病人患病种类及构成等。

(4)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主要包括社区人口数量及构成、社区居民患病资料、社区死亡资料、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①社区人口数量及构成。社区人口数量是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及确定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可以到当地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获得辖区内的人口数量。人口构成中最基本的是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通常利用人口金字塔的形式表示。人口构成还包括家庭构成、职业构成、文化程度构成和负担人口数等。

②社区居民患病资料。包括一定期间内(通常为1年)的发病率、患病率、社区疾病谱及社区居民的年龄、性别分布和职业分布等。对于社区疾病谱的掌握,可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设施规划及医疗经费的投入提供科学依据。

③社区死亡资料。包括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死因别死亡率等。死因顺位是按各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出的位次,反映社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死因别死亡率指的是某种疾病所致的死亡率,能够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社区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④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常利用表格的形式,对社区居民生活压力事件、不良饮食习惯、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障碍因素等进行评估,也可以专门针对社区某部分整体,如冠心病病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