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促进中学生情感特点的学习与发展

促进中学生情感特点的学习与发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塑造充满友情的学习集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工作是传递爱的行为。“互帮互学”活动,是指全体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或指定组合等方式,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促进共同进步。为了营造良好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氛围,在学生中,笔者尝试建立英语学习“互帮互学”活动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成效。

促进中学生情感特点的学习与发展

中学生随着身体和生理发育而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自我意识增强,尤其注意个人形象,重视自身在集体中的地位,注重伙伴友情,比较能够不带成见地接纳异国文化并与外国人交往。他们的审美观念,以追求时尚和个性为特征。了解中学生的情感特点,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好学、乐学的养成。

(一)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塑造充满友情的学习集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工作是传递爱的行为。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自我、关爱他人,是教师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马斯洛认为,一般说来,学校中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因此,要使学生热爱学习,教师首先应是公正的。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任何学习活动,总有接受快慢、成绩高低之分,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英语教师不应该看不起那些后进生,而应该想方设法地帮助和激励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互帮互学”活动,是指全体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或指定组合等方式,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促进共同进步。教师应尽量让对英语不大感兴趣的学生与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打成一片,形成兴趣融合。

为了营造良好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氛围,在学生中,笔者尝试建立英语学习“互帮互学”活动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成效。目前,这项活动已经持续到高三年级。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尤其是理解和宽容学习生活中暂时的不如意,号召学生努力创设比较理想的环境,特别是人际关系环境。理想的人际关系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往往有一种安宁、惬意和追求上进的心态。教师通过教学生学唱英文歌曲,如“The More We Get Together”“Hand in Hand”“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等,让学生领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墙报、广播、照片宣传和外出实践活动,如野炊、郊游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强调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学的重要性。

第二,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在教师的总体组织部署下,学生自愿结成以2—3人为一个单位的学习小组。在通常情况下,在这个小组中,有一名英语成绩较好且乐于助人的学生担当辅导员,负责辅导和监督其他学生的英语学习。一般情况下,一个班大约有20个左右这样的小组,这样便于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例如,从初一开始,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批阅作业,尤其是对英语作文和试卷的批改等。由于辅导员的配合帮助,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压力大大降低。同时,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培养。

第四,积极地向学生提供成就反馈与奖励。学生获得关于自己进步的反馈,可以增强学习成就感。教师应当经常以不同方式,总结学生学习进展情况。例如,及时在班上总结表彰或个人谈话、将学生的进步及时告之家长等。同时,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间接地获得“他们学得如何”的信息。因为如果活动顺利且结果令人满意,意味着他们学得较好。奖励应面向全体学生,奖励方式应该丰富多样,推陈出新。例如,“最大声奖”“口语最COOL奖”“单词高手奖”“黄金搭档奖”“热心肠奖”“决不放弃奖”等。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把成就归于努力,并且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www.daowen.com)

(二)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增进师生理解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理解不仅是认识手段,而且是人存在的方式。教师应树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采取多种方法,诱导和启发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尽量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欢乐,使得教学活动在积极、温馨的气氛中展开。那么,怎样营造积极、温馨的学习氛围呢?

第一,确立理解性班训和班歌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理解性班训,具有简短易记、高度概括和催人向上的特点。通过教师前期发动组织,学生自由创意,公开评选,笔者所带的班级确定了以下理解性班训:“教师教我不容易,莫让教诲付东流”“理解生愉悦,误解生烦恼”“理解教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爱国、爱家、爱班级,爱师、爱友、爱自己”“磨砺宝剑锋,苦寒梅花香”“Never give up”“To be a better one”等。而班歌,则以学生推荐为主。例如,“Seasons in the sun”“Edelweiss”“Hey,Jude”“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等。这些歌曲曲调优美,意蕴深远,描绘了青春的活力和不懈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笔者将以上内容,张贴在了教室的注目之处,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吟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积极向上。

第二,运用理解性的话语,常与学生“心”比“心”。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在内心深处特别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作为教师,应常常站在学生的立场替他们着想,在深刻理解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与对话。虽然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每个学生谈心,但是利用作业批语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好的作业批语,可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增进师生的了解。一句句地祝福、一声声地问候、一个个地鼓励、一次次地探讨等,都连接着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师生的情感在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中,得到了融洽和升华。作业评语,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作出,以鼓励欣赏为主,话语应当随和幽默,甚至可用简笔画漫画与学生交流。例如,“你今天上课的发言十分精彩”“特别喜欢听你说英语”等。教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与他们真诚地交心,往往换来的是学生更多的尊敬和爱戴,他们会将这些转化为积极的学习行动。

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地运用语言鼓励学生,引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的言语鼓励,常常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树立学习自信心,确立努力的目标。在教学时,笔者就常常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努力用放大镜来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他们一同分享成长的酸甜苦辣。例如,记得在教初中一年级时,一名成绩中等、个头矮小的男生在参加学校运动会800米赛跑时,落在了队伍的最后。在运动会结束后总结时,笔者满怀感动地说:“你们知道我非常敬佩的一位运动员是谁吗……在男子800米赛跑中,××同学虽然没有获得名次,可是他跑步的姿势是那么富有活力和朝气,雪白的T恤、黑色的跑鞋,在红色的跑道上异常醒目。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向终点冲去。尽管他没有拿到名次,我们仍然应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为他的这种重在参与的精神而鼓掌!”听到这些话语,那名同学非常感动。以至于在之后的英语课上,他发言比谁都积极。教师一句充满真情的话语,能够打开一扇自信的窗户;一次发自内心的赞美,能够让寂寞的心灵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在相互理解的情境中,师生不再彼此陌生和疏远,而是一同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携手,一路高歌。

第三,为学生布置具有英语特色的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是干净、整洁、清新和雅致的。在同学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笔者班上的教室布置得十分美丽、温馨,成为大家热爱的“学习小家”。每一学年,笔者都会带领学生粉刷一次教师的墙壁。墙壁上除了有班级情况的简介外,笔者还根据不同年级,贴有“竞赛情况表”“英语作品秀”“试题交流区”“挑战进行中”“假期生活图片展”“好书推荐栏”,以及“我想说”等丰富多彩的栏目。此外,每一期黑板报均留出英语角的区域,笔者鼓励学生发表英文类作品。对教室中的任何布置,笔者都努力做到与英语学习相联系。例如,印有英文字母的窗帘、标有英文说明的盆景植物、英汉双解的班级常规,以及摆放整齐、以备取用的英语字典、词典、辅导书等。此外,学生们还用双语写下自己的座右铭,形成自我激励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往往有一种安宁、惬意和力求上进的心态,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积极学习和得体的日常行为回报周围的人们。这些举措,对于班级良好学风和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