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一)听音会意,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记忆思维,要经过“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心理过程。所以教师应通过以下四种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听力理解,是一个涉及记忆思维、分析判断和综合归纳等因素的复杂心理语言过程和创造性思维过程。其理解过程,主要由以下五步组成。一是听音会意、捕捉信息;二是梳理材料、识记信息;三是辨析比较、处理信息;四是整理筛选、储存信息;五是推理判断、再现信息。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听音会意、推理判断和对比联想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适量的听觉思维能力训练,可以增强他们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和解题技巧。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学生的各种能力中,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听力教学,在这一方面也大有可为。

(一)听音会意,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

记忆思维,要经过“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心理过程。听力中的记忆思维能力,是在短时间内记住收听信息,并能在审题解题时再现识别收听的信息的思维技能。也就是说,学生在语言收听过程中,要做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尽可能多的信息,保持有用信息记忆的稳定性,能把所记住的信息在需要时准确无误地快速回忆起来,以达到听音会意的效果。听力,是在听练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如果听者没有正确的方法,不能及时整理储存的信息和处理连续涌来的听力材料,就会大大影响听力理解和记忆的效率。所以教师应通过以下四种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1.单词和词组的听写训练

这项训练,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的单词和词组进行边听、边写练习。教师可以将同音不同型、近似型、易混型及较难型的词或词组集中训练。这类练习,看似简单,却很重要。它对巩固学习成果和发展学生听的能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在增加学生短时记忆容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记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2.数字听写训练

捕捉及抓住数字信息,是听力测试中的难点之一。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百以上单位的数字、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等的读法,来分类记忆。同时,要求学生注意“plus”“minus”“times”“divided by”等同数字一起使用时的含义。数字听写训练,应从简短、易懂的数字开始,逐渐增加数字的长度,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功能。

3.句子听写训练

听写句子,一般应从简单句或较短句开始,逐步过渡到复合句或较长句。训练,应通过“静听—记录—检查”三个过程完成。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的意群,进行记忆。教师在朗读句子时,意群的划分应由浅入深,逐步增加其长度,最后进行整句读、整句听和整句记的训练。意群越长,越容易被大脑感知并整合成连贯的语义单位,从而增加记忆的稳定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Last Monday/our class/went on an organized trip/to a forest/to study the wildlife”“Last Monday our class/went on an organized trip to a forest/to study the wildlife”“Last Monday our class went on an organized trip to a forest/to study the wildlife”“Last Monday our class went on an organized trip to a forest to study the wildlife”。

4.段落听写训练

段落听写,就是通过简短的对话,学生学过的课文的重点章节及简单的趣味、科普等短文,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听到语言材料的主题大意,以及说明主题大意的真实细节。它并不要求学生记录全部内容,只要学生能记下重要的词或词组以便理解就可以。在进行段落听写训练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时必须聚精会神,用心听,抓内容要点,边听边写,直接理解,直接记忆。当然,听的训练有多种形式,如教师叙述课文、朗读课文、观看英文教学影片等。

(二)推理判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分析思维能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内在联系或规律,理解其深层含义的思维技能。听力中的分析思维能力,是指听者从已获取的各种语言线索中,进行简单推理,从而既能理解表面性和事实性的意思,又能初步理解深层的含义,猜测涉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人物身份、关系态度等思维技能。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这方面的练习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认真备课、精选语言材料、注意训练方法;二是要教导学生不能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要通过对方的语气听出对方的真实意思。

1.捕捉有用信息的训练

听力材料无论长短,无论是何种体裁,都包括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两种。为提高记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训练时,应根据试题要求,养成捕捉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排除无用信息干扰的习惯;养成捕捉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细节、减少记忆负荷的习惯;养成捕捉材料中的信息内容引导句、抓住信息题材、缩小搜索范围的习惯;养成捕捉材料中的重点词句且快速记录、避免短时记忆超载的习惯。下面,笔者举例进行说明。

听力试题:Which city does the woman like most?

A.Rome B.San Francisco C.Paris

听力材料:W:Of all the places I have lived,including Paris and New York,I think,I like San Francisco best.

M:Well,of course.That's because it's your home.Your family and friends are there.

解题分析:依据试题的要求,材料中的有用信息为“I like San Francisco best”。由此,可以排除“Paris and New York”的干扰,所以答案为B。

2.分析推理训练

分析推理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集中精力,快速、准确地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词组及句型,推断说话者的要求、态度及爱好;通过话题及说话口气,推断说话双方的关系和身份;通过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推断事情发生的场所、时间、价格和起因等;通过字里行间,推断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从而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下面,笔者举例进行说明。

例1:听力试题:What's the correct time?

A.1∶30 B.1∶33 C.1∶27

听力材料:W:What's the time by your watch?

M:One thirty.But it's three minutes fast.

解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组“three minutes fast”,可以推断出正确的时间是1∶27,故答案为C。

例2:听力试题: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www.daowen.com)

B.At the restaurant

C.At the theatre

听力材料:M:What about the food ordered?

W:I will see right now,sir.Sure it's ready.

解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the food ordered”,可以推断出对话的地点是在饭店,故答案为B。

例3:听力试题:What did the teacher mean?

A.It was late for the student to do so.

B.Thanks.You handed in your homework.

C.It doesn't matter.

听力材料:S:I handed in my English homework this morning.So tired I was.

T:You should have done that when I needed it.

解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教师使用的句型“should have+P.P.”及该句型表达的语气,可以推断出学生未及时交作业,教师含蓄地表达了对学生的责备,故答案为A。

(三)对比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脑思维进行信息自由组合的思维技能,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想飞跃。听力中的发散思维,是指听者在初步理解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扩大思维范围,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正面想到反面,由颜色想到声音,由现象想到本质,突破材料的局限,横向扩展,纵向延伸,使原来不相连的聚合连接,联想出崭新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根据听力训练内容,留出适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联想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速度和效果。

1.材料线索的联想训练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听力练习中,学会怎样捕捉语言材料线索,预测文章的题材背景和大意,注意信息内容的提示或暗示,联想信息内容的铺叙方向。下面,笔者举例进行说明。

听力试题: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he agrees with the man.

B.She doesn't agree to have dinner with the man.

C.She wants to meet the man on another day.

听力材料:M:Let's have dinner together tomorrow evening.

W:I'm busy then.How about Tuesday?

解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How about Tuesday”的提示,可以推断出答案是C。

2.关键词或词组的联想训练

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言材料中出现的能起到正确理解全文或具有提示、暗示、联想作用的一些词或词组,由一词一事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词或事。这些词组,包括一些表示地理位置、天气预报、节假日、新闻报道交通事故和购物论价等词或词组,以及一些表示说话者口吻的常用词或词组,如but、however、though、besides、instead、sure、last、finally、most、luckily、to the truth、as a result、what's more和more or less等。例如,假设语言材料中提及天气预报,学生可以由此联想到表示天气状况的词,如windy、rainy、sunny、foggy、fine、cold和hot等。

3.逻辑推理的联想训练

在逻辑推理联想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基础语法知识及文化时代背景常识,进行逻辑推理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

总之,教师应有效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不断实践和探索,逐渐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和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