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奖赏保证提高士气,成功的机会更大

奖赏保证提高士气,成功的机会更大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奖赏有保证才能提高士气。成功的几率;报酬的确实度;报酬的魅力。但如果企业没有发展,没有不错的待遇,估计是留不住任何人的。所以,还是要向李悝和李云龙同志学习,让你的下属“跟着你有肉吃”,还有不打胜仗的道理吗?奖金永远是激励士气的有效工具,没有资源配置,“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既要别人忠心,自己又没有诚心、诚信,这样一来,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奖赏保证提高士气,成功的机会更大

李悝魏文侯的上党太守,希望百姓都善于射术,便下令说:“如果有些似是而非的诉讼案件难以决断的时候,就令他们比射箭,射中的就胜,射不中的就负。”命令刚一下达,人们都日夜不停地练习射箭。等到与秦国交战时候,大败敌人,就是因为人人善射的原因。

韩非总结说“赏誉薄而谩者下不用,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如果奖赏太少,又不一定能得到,部下便会丧失活力,如果奖赏丰厚,且确实可能获得,那么部下一定会拼命努力。奖赏有保证才能提高士气。

李悝的招数被《亮剑》中的李云龙也生动地运用了一把。为了让战士们练兵,李云龙杀了猪让炊事班煮了,热气腾腾的,在当时那个吃饭都不饱的年代,那才叫诱惑。他让手下的士兵扔手榴弹,谁能扔到那个筐里就可以吃肉,当然还有其他强项的也可以吃肉,达不到,怎么办?对不起,到一边闻味儿去。于是,李云龙手下的兵,个个军事技术过硬,嗷嗷叫……

如何提高部下的士气呢?这是组织管理的重点,也是古往今来令领导者头痛的问题。根据西方的“期望理论”,提高士气决定于三项要素的乘积。

成功的几率;

报酬的确实度;

报酬的魅力。

说通俗点也就是奖励要“看得见、摸得着、能实现。”(www.daowen.com)

所谓“无利不起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基于这种想法,领导者以赏罚控制人,驾驭人。我相信确实有为了远大理想而舍生忘死的人,也相信那些想吃肉的李云龙的兵们都想把日本鬼子赶出去;但不能否认,利也是人类行动的一大动机。

然而,领导者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道理嗤之以鼻,对下属吝啬对之,肯定会输得很惨。项羽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正是如此。楚汉争霸时,投靠了刘邦的陈平对西楚霸王项羽评价道:“项羽表面上很爱他的士兵,他的士兵生病他也会因此落泪,但当他要奖赏他的将士时却特别吝啬,手里拿着发给下属的‘印鉴’(相当于公章、任命书)连印鉴的角都磨光了,却迟迟不肯发下去。”下属得不到应该有的赏赐,就会觉得他并不是真的爱惜他的下属,连看见士兵流泪的事也显得虚伪了。时间一长,英雄的“本色”会被下属看得很清楚,跟着他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有个有趣的现象: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不管企业领导人是如何完成原始积累的,你去看看他们的宣传,都在提用“好的企业文化吸引人,以精神鼓舞人,以良好的发展前景留住人”。提精神的多,提利益的少。但如果企业没有发展,没有不错的待遇,估计是留不住任何人的。除了老板外,如果某天一猎头公司打电话给你:“有间公司准备以您现在两倍的薪水,请您去做某某总监。”你还坐得住吗?

外交上都在讲没有永运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何况企业和人之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连霸王这样这么有个人魅力的人,下面的人都会因为利益而背叛他,那么不愿意拿出有竞争力待遇的企业家,背叛的人还会少吗?所以,还是要向李悝和李云龙同志学习,让你的下属“跟着你有肉吃”,还有不打胜仗的道理吗?

奖金永远是激励士气的有效工具,没有资源配置,“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既要别人忠心,自己又没有诚心、诚信,这样一来,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卓越领导的智慧】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不管企业领导人是如何完成原始积累的,你去看看他们的宣传,都在提用“好的企业文化吸引人,以精神鼓舞人,以良好的发展前景留住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