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可法的中举: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揭秘

史可法的中举: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揭秘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考官一个个宣唱考生入场名单时,左光斗特别留意史可法。这才发现史可法是一个身材魁梧、步履稳重、眉目清秀、目光炯炯的青年。左光斗审阅考卷时,发现史可法的文章比在寺庙里看到的还要好。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召见了史可法,鼓励他戒骄戒躁,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后来左光斗受阉党陷害,在狱中含恨死去,史可法用卓越的政绩表达了对他的恩师左光斗的怀念。

史可法的中举: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揭秘

明朝左佥都御史、谥号“忠毅公”的左光斗,奉明熹宗之命,负责主持全国的科举考试。

鉴于过去单纯凭文章选拔人才轻视品德的弊病,左光斗决心在他主持的这次考试中加强品德的考核。于是,在考试前,想尽力了解一些考生的家庭和本人情况,作为考查考生品德的依据。

左光斗亲自带了几个人去郊外查访。这时,正是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年关时节,他们发现前面有座幽静的古寺,想进去避避风雪。

他们下了马,从一面被风吹开的小门进了庙院的一间小屋,忽见一个年轻人伏在一张破旧的桌案上睡觉,桌上放着几本书和一篇刚刚写好的文章。左光斗把桌上的文稿反复看了几遍,不禁被文章中振兴国家的宏伟理想和通顺优美的文理结构所吸引。他料定这是一个应考青年冒寒顶饥、勤读苦练的场面。他怕这个青年因受风寒和少休息而误了考试,急忙脱下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轻轻地盖在年轻人身上,带着大家轻着步伐轻关庙门退了出来。

左光斗绕过寺角进入寺院正厅,向在那里的和尚打听这位青年的情况,得知他果然是一位从乡村赴京应考的青年,因为住不起旅店,栖住在此等待考试。他进庙后,从不乱跑,从不到街市吃喝玩乐。在庙里搭伙,与和尚一起吃斋,对和尚很礼貌,日夜勤读苦练,做应考准备。他的名字叫史可法

左光斗从目睹的现场和和尚提供的情况中,感到这个名叫史可法的应考生,一定是一个家境贫穷、刻苦好学、智力过人,且不追求享受,富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是一个能体贴民情,怀有深厚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振兴国家抱负的后起之秀,正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选。他为这次出访发现这个有作为的青年而高兴。

左光斗回去后,胸有成竹地组织这次考试。(www.daowen.com)

当考官一个个宣唱考生入场名单时,左光斗特别留意史可法。这才发现史可法是一个身材魁梧、步履稳重、眉目清秀、目光炯炯的青年。左光斗审阅考卷时,发现史可法的文章比在寺庙里看到的还要好。他好像看到了明朝的希望,毫不犹豫地在史可法的考卷上挥笔批上第一名。

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召见了史可法,鼓励他戒骄戒躁,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又把他的夫人叫到面前,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儿子都是庸俗之辈,成不了大器,将来继承我的志愿就全靠这个后生了。”

后来左光斗受阉党陷害,在狱中含恨死去,史可法用卓越的政绩表达了对他的恩师左光斗的怀念。他的作为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先后被委任为西安府推官、户部主事、右参议、右佥都御史等职。

清兵入关以后,史可法随着南明政权南下,当了兵部尚书。他处处以左光斗为榜样,出行不张伞盖,吃饭不备两荤,睡眠不脱盔甲,与士兵同甘共苦,坚持抵抗清军。当清军围攻史可法镇守的扬州时,他誓与扬州共存亡,坚守七天七夜,后因寡不敌众被俘。他被俘后,断然拒绝了清军统帅多铎百般殷诚和高官厚禄的诱降,英勇就义,以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载入史册。

【悟在当下】选择人才重品德,德才兼备是人才

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才无德的人是小人,有德无才的人是圣人,无才无德的人是废人,有德有才的人才是君子。在择才时,应该意识到品德的重要,选择德才兼备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