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预防医学:酶的重要性及损失问题

现代预防医学:酶的重要性及损失问题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人体内发现到的酶,就多达5000种以上。参与代谢的酶让身体能正常运作,消化酶与生机食物中的酶都是帮助人体消化作用的酶。举例来说,牛奶中90%以上的酶损失于现代的消毒程序。豪厄尔博士将上区的胃称为“酶胃”,也是食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停留30——60分钟的地方。酶胃的目的是让食物中的酶能在人体酶介入之前,先自行分解食物。酶胃区不会分泌任何酶,通常是在胃的下区才会分泌酶。

现代预防医学:酶的重要性及损失问题

何谓酶呢?酶是复杂的蛋白质,参与催化生物体内的每一个生化反应。人体需要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才能维持酶的活性,使其发挥到最大效用。

目前人体内发现到的酶,就多达5000种以上。我们的每次呼吸、意念、行动,都需要酶的参与。若没有酶参与,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激素都无法执行功能。酶不只是种触媒(catalyst),还参与了生理和更微细层面的能量代谢。因此,可以把酶想象成是生命和无生命之间的一座桥梁,将简单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生命的表现。

酶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参与代谢的酶、消化酶、生机食物中的酶。参与代谢的酶让身体能正常运作,消化酶与生机食物中的酶都是帮助人体消化作用的酶。

食物酶仅存于生食中,也就是未经烹调或未以48℃以上加热处理的食物。举例来说,牛奶中90%以上的酶损失于现代的消毒程序。酶研究先驱豪厄尔博士(Dr.Edward Howell)认为,若将酶以48℃ 加热,不出半小时,所有的酶都会失效;若将温度提高到54℃,只要几秒就能摧毁所有酶。很特别地,47℃正好也是人体可以忍受的最高温度,超过了就会被烫伤。这个内在机制,恰好能够帮助我们分辨食物是否仍然保留天然的酶。由此可见大自然的设计是如何的巧妙!

而除了酶之外,大多数的蛋白质都要到65℃才会被摧毁。超过这个温度,会使蛋白质内部的化学键和结构变性,一旦蛋白质变性,就很难使其回复了。虽然人体能自行合成22种消化酶,但还是建议额外补充机能酶食品。消化程序在人体的各种反应中,是十分耗费能量的,也需要大量酶一同参与。如果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也含有酶,人体就可以把制作消化酶的能量节省下来,并用于其他建构健康的用途上。(www.daowen.com)

人体胃部的设计,原本就是用来接收含有酶的食物,也就是生机饮食。牛拥有四个胃袋,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前三个胃不会分泌酶,这使得牧草中的酶有机会先释放出来分解牧草,因此牛自身所制造的酶便能用于更重要的工作。人类只有一个胃,但却可以分成两个功能区。豪厄尔博士将上区的胃称为“酶胃”,也是食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停留30——60分钟的地方。酶胃的目的是让食物中的酶能在人体酶介入之前,先自行分解食物。酶胃区不会分泌任何酶,通常是在胃的下区才会分泌酶。

所以吃富含酶的生机饮食,能帮人体做好大半的消化工作。食用不含酶的熟食,则所有的消化都要由人体负担,尤其是胰脏和肝脏,因为这两个脏器必须制造、分泌更多的酶来帮助消化。这么一来宝贵的资源和能量都耗费在消化上,而不是花在身体修复和成长了。

也就是说,如能多食用富含酶的生机蔬果,就能让消化系统立即得到休息,体内的代谢酶也能更有效率地提供给体内其他系统运用,也才能让身体发挥自我治疗的功能,重新回复平衡并走向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