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亲子教育

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亲子教育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一般的孩子,从3岁开始形成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的“我自己……”,使之不断地完善发展成熟起来,并欣慰地看着他独立地进入人生。从自我服务发展到家务性的劳动,这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第一环。独立的人格应从小培养,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时,家长就应积极地去配合。过分的爱,实际上是剥夺孩子独立的权力。

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亲子教育

人格,包括一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动机、思想和信念等因素。人格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指南,是儿童早期培养的主要内容。

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3岁左右,就有了什么事都“我自己……”的要求。独立性的性格是一种积极的特征。一般的孩子,从3岁开始形成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想摆脱成人的帮助和保护,愿意独立做事,如“自己吃”、“自己穿”、“自己玩”。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的“我自己……”,使之不断地完善发展成熟起来,并欣慰地看着他独立地进入人生。

独立性是各种人才所必备的积极心理特征之一。一个事事依赖父母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叫人放心的孩子,也必成不了大业。因此,当孩子开始要求摆脱成人的帮助而独立活动时,父母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从自我服务发展到家务性的劳动,这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第一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和表扬。(www.daowen.com)

可是,经常看到的还是这种景象:到了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幼儿园门口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把最好的东西分给孩子,把最好的保护留给孩子。但是,别忘了孩子是独立的人,他要在将来的社会立足,做父母的就应该给孩子独立地行动、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判断、独立地实践。跌倒了,爬起来。如果跌倒了,大人心疼地扶起来,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有依靠的习惯。过分地包办,使孩子丧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很不正常的心理。家长应放手让他们去做,放手让他们去闯,给他们创造机会,尽量地显示孩子的独立性。人格是由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环境,民主的家庭,孩子就会形成热情开朗活泼可爱的性格。

独立的人格应从小培养,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时,家长就应积极地去配合。过分的爱,实际上是剥夺孩子独立的权力。巴尔扎克讲得好:“民族的未来掌握在母亲手里。”赋予孩子以独立的人格,不等于让孩子为所欲为,家长应从中进行引导,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