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品德的形成:亲子教育万事通

幼儿品德的形成:亲子教育万事通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品德的形成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时期。

幼儿品德的形成:亲子教育万事通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幼儿品德的形成不能一次完成,通过活动交往,不断解决道德要求与个体意愿的冲突,使品德的形成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因此,对幼儿德育教育要充分认识这一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规律,从幼儿情感教育入手,让幼儿首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情感,教师以情感带动幼儿,然后要求幼儿付诸相应的道德行为。其次,将品德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多用正面引导,积极鼓励的方法,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儿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既是纵向延伸的,也是横向联系的,可以散见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洗漱、游戏、集体活动、吃饭、睡觉等无时无刻不包含德育的因素,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德育的机会,及时正确地对孩子加以引导。另外,幼儿可能出现认识和行为的倒退,这正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心理稳定性造成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现象:有的孩子懂得不能与同伴争抢玩具,要团结友爱,可是,当某一件别致新颖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而此玩具被另一个小朋友玩得正在兴致上时,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驱使他去抢玩具,于是争吵、打闹、告状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是儿童的自然本性。积极道德因素和消极的情感因素同存并举,我们要通过教育的作用不断地使儿童身上的积极因素得以肯定并保存,使消极的不利因素及时否定并摒弃,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意志,最终达到儿童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教育子女获得成功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幼儿成为栋梁之材,切莫错过这个教育的黄金时代。随着幼儿身体的发育,幼儿的动作机能也同步得到发展,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生理前提。这个时期的幼儿口语发展迅速,认知发展由无意识、无目的向有意识、有目的发展。整个幼儿期,幼儿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开始萌发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这个时期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要以德为本,良好的教育会使幼儿终身受益。(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