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决策不同于个体决策,前者需要经过讨论甚至争论,将成员们的观点整合为群体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两类决策问题
劳克林(Laughlin)认为人们遇到的多数决策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与伦理及审美等有关的判断问题(judgmental issues),此类问题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与个体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内在需要有关;另一端是智力问题(intellectual issues),这类问题存在正确的答案,决策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样的答案。相比较而言,群体决策对于第二类问题会更有意义,优势也会更明显。
(二)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影响
群体决策一般都是多数人意见的整合。换言之,如果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起初都支持某一选择,那么群体讨论的结果只会强化与此选择有关的观点。斯塔瑟(Stasser)等人认为,多数人的意见最终被选择与信息性和规范性的影响有关。在群体讨论过程中,大家更有可能把注意力聚焦在大多数人的意见上,而且这种多数人意见也会产生更大的压力驱使群体成员遵从。
当然,在群体决策过程中少数人的意见也有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少数人是群体的领导者。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当群体领导者持少数人观点时,他们往往有能力使这些观点被群体采纳,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明显。侯玉波等人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高层团体决策实际上是由一把手决定的,同层次的其他人只是参加讨论,而没有真正参与决策。②少数人对自己的观点非常坚持。在群体决策中,如果少数人全力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有可能最终改变多数人的意见。(https://www.daowen.com)
(三)群体决策原则
群体决策遵循的规则包括三项:
(1)一致性规则(unanimity rule)。在决策方案最终形成之前群体内所有成员必须同意该方案。
(2)优势取胜规则(majority rule)。某个方案被群体中50%以上成员认可时则选择该方案。
(3)多数取胜规则(plurality rule)。在没有一种意见占优势的时候,选择支持人数相对较多的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