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九百年碑林珍藏品:郭晞及长孙璀墓志

九百年碑林珍藏品:郭晞及长孙璀墓志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郭晞与长孙璀的婚姻,是唐代门阀士族通过联姻获得政治资本的一个例证。《长孙璀墓志》高、宽均为73厘米,盖题“唐故鲁郡夫人墓志铭”,隶书,杜黄裳撰,王瑀书。《郭晞墓志》如实记载了郭晞在泾原兵变中被叛军俘获之事。《长孙璀墓志》则记载了长孙璀的生平。他与郭晞夫妇亦熟识,所撰墓志记述翔实、措辞优美、用典精妙。《长孙璀墓志》书者王瑀,天宝初人,善隶书。郭晞墓志盖拓片长孙璀墓志盖郭晞墓志拓片长孙璀墓志拓片

九百年碑林珍藏品:郭晞及长孙璀墓志

郭晞,字晞,郭子仪第三子。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后又平定回纥、吐蕃叛乱,一生屡建奇功,位至宰辅,德宗时更被尊为尚父,是中唐时期安邦定国的砥柱重臣。墓志追溯至郭晞高祖郭昶,对郭氏家族世系的记载较《新唐书》为详。郭晞未满十六岁即补骑士,随父讨伐漠北诸蕃,以军功获授轻车都尉,后参与平定安禄山叛乱、绛州朔方军兵变、仆固怀恩叛乱等。他戎马一生,为稳固李唐皇室立下汗马功劳,官至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累封赵国公,死后追赠兵部尚书。

郭晞妻长孙璀,字璀,唐名臣长孙无忌之后,唐太宗长孙皇后的侄孙女,卒于贞元九年(793),先郭晞一年而亡。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而被陷构自缢。中唐时期,长孙家族虽不复往昔声势,但仍然是颇有名望的世家大族。而郭晞与长孙璀的婚姻,是唐代门阀士族通过联姻获得政治资本的一个例证。

《郭晞墓志》高、宽均为76厘米,盖题“大唐故郭府君墓志铭”,楷书,杜黄裳撰,郑云逵书。《长孙璀墓志》高、宽均为73厘米,盖题“唐故鲁郡夫人墓志铭”,隶书,杜黄裳撰,王瑀书。2007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郭晞墓志》如实记载了郭晞在泾原兵变中被叛军俘获之事。《长孙璀墓志》则记载了长孙璀的生平。其中,“组训琴瑟之工艺,图史缣缃之诂训。螽斯苹藻之德礼,珩璜黼黻之容范,莫不目阅心得,洞如悬解”,“至于奉上接下之勤,赈乏恤孤之惠,有马伦之清辩,穆姜之慈育,钟夫人之法度,辛宪英之鉴裁”等语,读来口齿留芳。

《郭晞墓志》撰者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宏词科进士,学识渊博,文采斐然,通达权变,有王佐之才,宪宗朝官至宰相。他曾是郭子仪的朔方从事,郭子仪入朝,杜黄裳主管朔方事务,深得郭子仪器重。他与郭晞夫妇亦熟识,所撰墓志记述翔实、措辞优美、用典精妙。

《郭晞墓志》书者郑云逵,荥阳人,大历初年进士,曾为泾原兵变的叛臣朱泚幕僚,娶其弟朱滔之女。朱滔与田悦叛乱,郑云逵弃妻子投奔长安,拜谏议大夫,官至京兆尹。清梁巘在《评书帖》中称其书法“笔意类王缙”。《石墨镌华》评其所书《李广业碑》书法类徐浩。而此墓志书法平和秀丽、清俊雅致,与《李广业碑》风格截然不同,从中可见其书法的多变风格。(www.daowen.com)

《长孙璀墓志》书者王瑀,天宝初人,善隶书。唐代书法虽以楷书为大成,但隶书亦有出众者。前期隶书多沿袭魏晋南北朝隶楷过渡时期的风格,开元以来则兴复古之风,杜甫诗有“开元以来数八分”。然而唐人以楷书的法度来衡量隶书,唐隶便难脱平稳规范、端正严谨的格调。《长孙璀墓志》书法规整清丽、结体宽博,隶书之中见楷法,虽有韩择木清新典雅之风,但不复汉隶开放洒脱、舒朗自如、华丽张扬的韵味。

郭晞墓志盖拓片

长孙璀墓志盖

郭晞墓志拓片

长孙璀墓志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