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石嘴山年鉴2018:地方志工作先进,提速增效

石嘴山年鉴2018:地方志工作先进,提速增效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授予“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提前完成《石嘴山市志》续修工作。对此项目实行提速增效,增强编纂力量,实行责任分工,专门安排一名专家担任主笔,专司续志工作,同时调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地方志资源平台,极大提高了编修效率。

石嘴山年鉴2018:地方志工作先进,提速增效

石嘴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曾养民

副主任 张振豪

副编审 贾长安(2017年8月离任)

【综述】全年始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续修志书、编纂《年鉴》为重点,在加强业务工作同时,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敢于担当、继承创新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流文化支撑。被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授予“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

【续修市志】提前完成《石嘴山市志(2001—2010)》续修工作。对此项目实行提速增效,增强编纂力量,实行责任分工,专门安排一名专家担任主笔,专司续志工作,同时调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地方志资源平台,极大提高了编修效率。截至年底,续志初稿已全部完成。续修的《石嘴山市志(2001—2010》共160万字,全面真实记述了新世纪以来石嘴山市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现状。

【创作出版】完成《石嘴山史话连环画》的创作和出版。内容包括绘画创作和文字史料两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展现石嘴山的历史画卷,以连环图卷的形式反映石嘴山的发展,既有史料内函,又有美学价值。4月完成创作,6月出版发行。全书创作插图300余幅,文字4万字。

【资料入编】完成石嘴山市入编资料报送工作。给《宁夏史话》报送入编资料2万字。整理编写石嘴山市2017年大事记10万字。(www.daowen.com)

【《年鉴》编写出版】完成《石嘴山年鉴2016》的编辑出版。全书100万字,100余幅图片,全方位承载全市各行各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栏目设置上,新增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六城联创、扶贫攻坚等新内容,文字编排、图片取舍、版面设计等方面都做到精益求精,提高了编纂水平和整体质量。

【文化普及】开展文化下乡和国史普及活动。牵头组织部分书法家、美术家先后到姚伏集镇、宝丰集镇、永乐社区、供电局小区、青山公园、陶乐集镇、红崖子集镇、红瑞新村、庙庙湖村等地,为村民、居民义务书写春联600余幅,赠送字画100余幅,免费发放国史普及教材1000余本,发放市情工具书600本。

【强化学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读好书、会读书,学用结合,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培养职工读书兴趣。建立干部素质教育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紧迫意识,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定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着重围绕“两学一做”做好记录,撰写心得体会。

【打造服务型单位】树立“以干为本、竭诚服务”新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为群众办实事,组织搜集各地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典型性、教育性为主的相关材料。定时“下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百姓意见和建议,发挥群众聪明才智,从群众中学习创新本领,增强发展动力,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文化水平,加强业务技术教育,重点抓好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开展“五讲五看五比”学习实践活动,即讲思想,看贡献,比任务完成;讲敬业,看实干,比工作效率;讲业务,看能力,比工作质量;讲大局,看纪律,比作风严谨;讲团结,看协作,比风格水平,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敢于担当、各司其职、扎实作为、以上率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创新发展】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创建干事档案,营造树标杆、争先进浓厚氛围。立足于科学发展找途径,坚持做到继承传统,摒弃过时,融入时代,创新根本。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开展争先进、争能手、争标兵,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斗志;重视培养、发现、总结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立标杆,激励斗志。

【推动全面进步】强化作风建设,以作风树形象。继续从制度上、监督上、管理上加大力度,防止行业不正之风死灰复燃,力戒思想麻痹、无所谓的情绪;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继续深入抓好反腐败三项斗争,坚决打击不正之风。把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打造干部职工精神生活领域,创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文明和谐环境

(李文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