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详解

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详解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精心指导,有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具体指导与开展的操作如下:一是教师应积极地自主开发一些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既要有利于深挖教材的精华与内涵,又要不囿于课本,充分拓展教室教材的时空。

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详解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归纳重点、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等。作为老师到底该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课的基本特征,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组织呢?应该从寻找这种课的切入点入手,因为只要找准了切入点,就找到了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一)精心指导,有序开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活动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前提,学习活动的选题应贴近学生,注重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在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具体指导与开展的操作如下:一是教师应积极地自主开发一些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其可以是活动类的,也可以是研究类的;可以是自然类话题,也可以是社会类话题;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开发一些活动项目,还可以从教材中开发一些研究的话题。二是指导学生依据话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制定出各自的活动方案或研究方案,然后根据确定的方案,或上网搜索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自主合作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授《探索月球的奥秘》时,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一到两个关于月球的信息,内容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有关的格言、俗语、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这样,在搜集、查阅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言语方式,而这正是要达到的活动目标。

又如在进行《马的世界》活动课时,教师先对教材认真研读,确立了识马、说马、评马等环节,提前两周分小组安排了任务,让学生查找以下四个方面的资料:关于马的成语、俗语和歇后语;关于马的故事;关于马的歌曲和绘画;关于马的其他话题。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提议又增加了“关于马的古诗词”,并对个别环节进行了适当调整。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积极踊跃,为活动课的顺利成功进行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此外,要想上好每一次活动课,还需要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对该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整体考虑,从时间上整体安排,以避免草草了事的现象。

(二)课内课外结合

现在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天文地理、历史故事、童话寓言等无所不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既要有利于深挖教材的精华与内涵,又要不囿于课本,充分拓展教室教材的时空。

1.课内到课外的实施顺序

在开展从课内到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中,可以这样安排:

(1)根据课内课外读本确立一个主题;

(2)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或摘记,或评析,或感言,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问题;

(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资料,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2.教学实例

比如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武松打虎》一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以“走入水浒中”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

(1)仔细阅读少儿读本《水浒传》,或与《水浒传》有关的读本。

(2)开展“人物与事件”“人物与绰号”竞猜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协助,以读本或影像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人物与绰号的对应——(天魁星)及时雨宋江;(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天伤星)行者:武松;(天杀星)黑旋风:李逵等。

(3)解决问题。让学生总结归纳在阅读中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把未解决的问题列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比如学生问:“梁山那么多人,吃什么啊?”“最后梁山108人中活的人还有谁?”“为什么潘金莲会嫁给武大郎?”等。

(4)“心目中的水浒英雄”。帮助和引导学生开展“我喜欢的水浒英雄”评析活动。比如:吴用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水浒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人物。

(5)搜集一些与《水浒传》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等。比如:武松打虎——一举成名,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等。(www.daowen.com)

通过这种专题性的从课内到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客观看待事物、评价事物的能力。

(三)开展于听、说、读、写中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四种不同的技能,又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听说是口语,读写是书面语;听、说是读、写的有声形式,读、写是听、说的文字表现形式。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整合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整体发展。在听说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在读中拓展问题思考的空间,在写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比如:以“我爱妈妈”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按以下环节设计活动:

1.妈妈的童年

安排学生当一回小记者,采访自己的妈妈,了解妈妈的成长经历,然后选择一两件有趣或有意义的事记下来。

2.今天我当家

学习参与妈妈一天的劳作,体验妈妈为家庭生活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写成一则日记。

3.妈妈的教诲

模拟一种生活场景,由几位同学一起表演妈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

4.为妈妈过生日

让学生尝试做主持人的感觉。由他(她)担当主持人为妈妈庆祝生日,组织家人举办一次“家庭联欢会”,从中还可以体会到家的温馨。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学生听、说、读、写整体融于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从而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四)开展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社会生活实践是一个大学堂,到处充斥着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交流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借助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里灵活运用语文,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诗歌朗诵、绘画、手抄报、书法等比赛活动来赞美家乡,歌颂家乡;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家乡景点游”,结合家乡实际学做社会调查、学写调查报告等。这种社会生活综合性学习不仅把语文学习运用于实际,又在社会生活实际中升华了语文的实用性与人文性,还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家乡未来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五)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网络工具已悄悄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事务。互联网已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信息库。《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以台风为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了解什么是台风,形成原因、分布状况、发源地、风级、利弊以及如何防台,浏览浪淘沙网站可以了解有关家乡的相关的信息等,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以“清朝政府的灭亡”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搜集有关历史资料、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资源共享,甚至有的学生提出“假如我生在清朝”等。学生大胆设想、思绪纷飞、语言丰富、故事精彩,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多元性相碰撞交汇,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资源共享化、人才竞争化的今天,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只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旧路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完善自我、敢于创新、团结合作、与时代同行的思想与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时代要求蓬勃兴起,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要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切实客观地培养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竞争能力和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总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给传统的语文学习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各方面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等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