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程索赔管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分类与法律依据

工程索赔管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分类与法律依据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索赔的目的分类,工程索赔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是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对于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是合同双方必须严格执行的;对于非强制性标准,必须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作为索赔的依据。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与索赔事件有关的各种凭证。在初始延误发生作用期间,其他并发的延误者不承担拖期责任。

工程索赔管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分类与法律依据

点评:本考点要求掌握工程索赔产生的原因、工程索赔的分类、工程索赔的结果、索赔工期和费用的计算、工程索赔的依据和前提条件内容。

知识要点集成

表7-4 工程索赔管理

表7-5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中承包人的索赔事件及可补偿内容

表7-6 索赔费用和工期的计算

续表7-6

注:1.工期索赔中应当注意的问题:①划清施工进度拖延的责任;②被延误的工作应是处于施工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上的施工内容。对非关键路线工作的影响时间较长,超过了该工作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时间,也会导致进度计划中非关键路线转化为关键路线,其滞后将影响总工期的拖延。
2.承包人向发包人提出工期索赔的具体依据:①合同约定或双方认可的施工总进度规划;②合同双方认可的详细进度计划;③合同双方认可的对工期修改的文件;④施工日志、气象资料;⑤业主或工程师的变更指令;⑥影响工期的干扰事件;⑦受干扰后的实际工程进度等。

经典例题剖析

[例1]根据索赔事件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工程索赔分为()。

A.工期索赔 B.费用索赔

C.工程延误索赔 D.加速施工索赔

E.合同终止的索赔

答案:C、D、E

[解析]按索赔事件的性质分类,工程索赔可分为工程延期索赔、工程变更索赔、合同被迫终止索赔、工程加速索赔、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和其他索赔。按索赔的目的分类,工程索赔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例2]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通用合同条款,下列引起承包人索赔的事件中,只能获得费用补偿的是()。

A.发包人提前向承包人提供材料、工程设备

B.因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工程设备造成工程不合格

C.发包人在工程竣工前提前占用工程

D.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工期延误

答案:A

[解析]发包人提前向承包人提供材料、工程设备只能得到费用补偿。

[例3]某施工合同约定人工工资为200元/工日,窝工补贴按人工工资的25%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①出现异常恶劣天气导致工程停工2天,人员窝工20个工日;②因恶劣天气导致场外道路中断,抢修道路用工20个工日;③几天后,场外停电,停工1天,人员窝工10个工日。承包人可向发包人索赔的人工费为()元。

A.1500 B.2500 C.4500 D.5500

答案:C

[解析]各事件处理结果如下:

(1)异常恶劣天气导致的停工通常不能进行费用索赔。

(2)抢修道路用工的索赔额:20×200=4000(元)。(www.daowen.com)

(3)停电导致的索赔额:10×200×25%=500(元)。

总索赔费用=4000+500=4500(元)。

[例4]下列资料中,可以作为施工发承包双方提出和处理索赔直接依据的有()。

A.未在合同中约定的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

B.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C.合同中约定的非强制性标准

D.现场签证

E.合同中未明确规定的地方定额

答案:B、C、D

[解析]提出索赔和处理索赔都要依据下列文件或凭证:

(1)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2)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是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也可以作为工程索赔的依据,但应当在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为工程合同的适用法律。

(3)国家、部门和地方有关的标准、规范和定额。对于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是合同双方必须严格执行的;对于非强制性标准,必须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作为索赔的依据。

(4)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与索赔事件有关的各种凭证。

[例5]关于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共同延误的处理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初始延误发生作用期间,其他并发延误者按比例承担责任

B.若初始延误者是发包人,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可得到经济补偿

C.若初始延误者是客观原因,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不能得到经济补偿

D.若初始延误者是承包人,则在其延误期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

答案:B

[解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期拖期很少是只由一方造成的,往往是两三种原因同时发生(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故称为“共同延误”。在这种情况下,要具体分析哪一种情况延误是有效的,应依据以下原则:

(1)首先判断造成拖期的哪一种原因是最先发生的,即确定“初始延误”者,其应对工程拖期负责。在初始延误发生作用期间,其他并发的延误者不承担拖期责任。

(2)如果初始延误者是发包人原因,则在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延误期内,承包人既可得到工期延长,又可得到经济补偿。

(3)如果初始延误者是客观原因,则在客观因素发生影响的延误期内,承包人可以得到工期延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4)如果初始延误者是承包人原因,则在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延误期内,承包人既不能得到工期补偿,也不能得到费用补偿。

[例6]工期索赔的计算方法有()。

A.直接法 B.间接法 C.比例计算法

D.定额计算法 E.网络图分析法

答案:A、C、E

[解析]工期索赔的计算方法有:直接法、比例计算法、网络图分析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