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范蠡与文种的结局及其影响

范蠡与文种的结局及其影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稳定越国朝局之后,便要求范蠡、文种继续帮他完成称霸中原的伟业。范蠡认为陶邑位于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正是交易的好地方,他于是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范蠡在将要离开越国之前,曾经找过文种。文种此时方才醒悟范蠡的劝告,但为时已晚。而大夫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贪恋权位,对越王勾践的残忍和胸怀认识不足,最后落得赐剑自刎。

范蠡与文种的结局及其影响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稳定越国朝局之后,便要求范蠡、文种继续帮他完成称霸中原的伟业。范蠡早已看出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共安乐,于是不辞而别,带着家人从海路逃到齐国,改名换姓,再创家业。

范蠡头脑聪明无比,他经营有方,不长时间,便富甲一方。齐王听说了他的才能,便任他为相。范蠡的想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忧心地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若不思退,凶险马上就会降临。”范蠡退回了相印,又散尽家财来到陶邑。

范蠡认为陶邑位于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正是交易的好地方,他于是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没用多久他就又积聚了巨万资财,成了当地首富,号称“陶朱公”。

范蠡在将要离开越国之前,曾经找过文种。范蠡对文种说:“越王将来是会要诛杀你的,你也应该随我一样,及时退隐。”但是文种不以为然,不相信越王会杀他。后来,范蠡还写信给文种,跟他讲:“飞鸟射杀完了,好弓就要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猎杀光了,猎狗也就要被烹杀了。越王的脖子很长,嘴尖得跟鸟嘴一样,如此相貌只能够共患难,而不可以共享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但不管范蠡如何苦口婆心,文种都不听。(www.daowen.com)

自从范蠡不辞而别以后,一批以前的越国旧臣也纷纷离开朝堂,留下的大多也渐渐疏远勾践,文种见形势不好,便也常常称病不朝,怠慢朝政。果然,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说大夫文种功高盖主、傲慢无礼,暗地里结党营私、意图谋反,等等。

尽管文种向勾践百般解释,但是勾践却一直不信任文种,终于有一天越王勾践将一把宝剑赐给文种,命令道:“你曾经教给寡人七种打败吴国的计策,寡人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攻下了吴国,你就带着剩下的四种计策去替死去的先王出谋划策吧。”文种此时方才醒悟范蠡的劝告,但为时已晚。文种只能对天哀叹道:“身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罪囚,后世忠良,定要以我为鉴啊!”言毕,愤然持剑自尽。

范蠡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求得功名加身之时,就能够急流勇退,果断舍弃那些不能长期拥有的身外之物,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过得从容洒脱,这也正是范蠡高人一等的谋略。而大夫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贪恋权位,对越王勾践的残忍和胸怀认识不足,最后落得赐剑自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