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晋秦之争:骊姬害死太子,晋国与秦国交战

晋秦之争:骊姬害死太子,晋国与秦国交战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献公夫人骊姬害死太子申生之后,又把毒手伸向晋国的公子重耳和夷吾。夷吾听取了他的意见,派人贿赂了秦国,并对秦国承诺,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即位,就把晋国黄河西岸的土地送给秦国。于是向邻国秦国请求购买粮食。晋惠公采纳了后者的意见,不仅不卖给秦国粮食,还出兵攻打秦国。晋惠公非常惊恐,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战。次年爆发秦晋韩原之战,庆郑不为惠公所用,出言讽谏惠公,终遭杀害。

晋秦之争:骊姬害死太子,晋国与秦国交战

晋献公夫人骊姬害死太子申生之后,又把毒手伸向晋国的公子重耳和夷吾。他污蔑重耳和夷吾是申生的同谋,希望献公能够杀死他们。两位公子听到消息后,赶忙逃亡到别的国家。晋献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51年),献公的病情开始加重,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召见了荀息,对他说 :“我准备让奚齐继承我的王位,可是现在他的年龄还很小,大臣们很可能不服从他,弄不好还会发生内乱,你愿意拥立奚齐吗?”荀息回答献公说:“国君您放心,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拥立奚齐。”这一年的秋天,晋献公去世。果然不出他所料,朝廷中的很多大臣都不同意奚齐继位。大臣里克、邳郑想迎接公子重耳回国即位,警告全力扶持奚齐的荀息说:“流亡在外的三个公子在国外有秦国做后盾,在国内有晋国百姓的支持,你是应付不了的,干脆你就别再支持奚齐了。”荀息不为所动,他说:“我答应过献公,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他的嘱托。”几天后,在奚齐为献公守丧的时候,里克趁机杀死了他。荀息知道后非常悲愤,准备自杀一死了之。有人劝告他奚齐虽然死了,还可以扶持他的弟弟悼子,悼子是骊姬的妹妹为晋献公生的儿子。荀息觉得很有道理,埋葬了晋献公,拥立悼子继位。一个月后,悼子也被里克杀死,荀息没办法,只好自杀了。

荀息:姬姓,原氏,名黯,字息,故名原黯,是春秋晋国有史记录的第一位相国。晋武公灭荀国,以荀国旧地赐于原黯,故以荀为氏,史称荀息。

里克准备迎接公子重耳回国继承王位,但是遭到了重耳的拒绝。他派使者去往梁国,迎接公子夷吾回国即位。夷吾很高兴,正准备回晋国,他的亲信劝诫他说:“晋国国内还有好多可以继位的公子,但是里克为什么还要到国外寻找您呢?这非常可疑,您应该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否则将会很危险。”夷吾听取了他的意见,派人贿赂了秦国,并对秦国承诺,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即位,就把晋国黄河西岸的土地送给秦国。又对里克承诺,如果能够帮助自己即位,就把汾阳城赏赐给他做封地。在里克的帮助和秦军的护送下,夷吾回到晋国即位。这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以后,却没有兑现他的诺言。他派邳郑代表自己向秦穆公道歉说:“当初我答应过把黄河西岸的土地送给您,现在我有幸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正准备把土地给您,可是大臣们都说土地是先王留下来的,我没有资格擅自把它送给秦国。我再三解释也说服不了他们,只有向您道歉了。”另外,惠公不但没有把曾经许诺的汾阳城赏赐给里克,反而削弱了他的权势。惠公因为重耳还流亡在外,害怕里克拥立重耳发动政变,因此,赐里克自杀。邳郑因为出使秦国逃过了一死。晋惠公这种言而无信的做法引起了晋国百姓的反感,百姓们都不信服他。(www.daowen.com)

里克:嬴姓,里氏,名 克,春秋前期晋国卿大夫,晋献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能征善战的统帅。

晋惠公四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于是向邻国秦国请求购买粮食。秦国君臣一直对晋惠公的言而无信耿耿于怀。当秦穆公询问大臣百里奚是否卖给晋国粮食时,百里奚说:“天灾是每个国家都难免要面临的,诸侯国之间应该互相救济,这才是应该遵循的正道,我们还是卖给晋国吧!”秦穆公同意百里奚的观点。他说:“是啊,晋国的国君虽然有错误,但是晋国的百姓没有错误啊。”秦国卖给了晋国很多粮食,帮晋国解除了危难。凑巧的是,就在第二年,秦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就向晋国求购粮食。晋惠公和大臣们商量对策。大臣庆郑建议说:“君主您是依靠秦国的力量才登上君位的。可是刚刚即位,您就违背了诺言。去年我们国家闹饥荒的时候,秦国救助了我们,现在人家闹饥荒的时候,请求购买我们的粮食,我们当然应该卖给他们了,这样的事情难道还需要商议吗?”但是大臣虢射的观点却恰恰相反。他说:“去年是上天把我们晋国赠给了秦国,可是秦国却不知道趁我们闹饥荒的大好时机进攻我们。现在上天又把秦国赏赐给我们晋国了,我们怎么可以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呢?马上出兵攻打他们吧。”晋惠公采纳了后者的意见,不仅不卖给秦国粮食,还出兵攻打秦国。秦国上下,对晋国这种恩将仇报的举动都表示无比愤怒。秦穆公亲自率领军队抵抗晋军,一路打到了晋国境内。晋惠公非常惊恐,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战。他想找一个为自己驾驶战车同时负责保卫自己的人,占卜的结果是庆郑最为合适。因为庆郑对晋惠公的做法一直不满,晋惠公担心他不听指挥,所以没有使用他。于是让步阳驾驶战车,家仆做护卫。九月,秦晋在韩原交战,晋军战败,晋惠公做了俘虏。庆郑生气地说:“这都是他不听良言相劝的结果呀!”

庆郑: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惠公五年(公元前646年),秦国饥荒,向晋借粮,庆郑劝惠公借给秦国,惠公不听。次年爆发秦晋韩原之战,庆郑不为惠公所用,出言讽谏惠公,终遭杀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