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涂装技术:颜色基础

汽车涂装技术:颜色基础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其相关知识如下。图2-1 太阳光光谱人造光源 常见的人造光源主要有白炽灯和日光灯,白炽灯的灯光与日光作比较,白炽灯产生的波长更趋向于在光谱的红色一端达到峰值。图2-2 白炽灯光谱图2-3 日光灯光谱4.标准光源和视觉比色标准光源 由于日光有不同的时相,人造光源有不同的色温和显色指数,所以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的结果是不相同的。

汽车涂装技术:颜色基础

1.颜色的概念

颜色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丽。湛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地。而当没有光线或灯光的时候,就是漆黑一片。这一切都是眼睛感知的结果。人们对能分辨出颜色都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探究其中的奥秘。但是如果要学习汽车涂装,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颜色及颜色的变化,需要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感知和认识色彩的。

1)光的分光和组成。1665年,牛顿经过试验发现,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散,形成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光带,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光谱,当时牛顿认为白光是这些色光的混合光,但是这种说法没有经过权威证明。后来经过麦克斯韦红光绿光、蓝光在白色屏幕上混合出黄色、品红色、蓝光和白光,证实了牛顿的猜测,从而得出“有光才有色,无光就无色”的结论。按照光束的波长大致将它们分为短波长(蓝紫色)、中波长(黄绿色)和长波长(红色)。

2)光线的定义。光线是能够在人视觉上引起明亮颜色感觉的电磁波。人的眼睛只能感受到自然界400~760nm波长的电磁波。这段能看到的波长电磁波为可见光

3)颜色的特性。物体普遍存在对光线有选择地吸收、反射及透射等特征,只有少数未经过证实的巨型天体存在对光线非自然影响的现象。

当物体吸收了太阳光中的所有可见光,便呈现黑色。如果它反射了所有波长的可见光,便呈现白色。如果全能透射太阳光,它就是无色透明体;如果反射或者透射一部分波长的可见光,其余波长的可见光被吸收,物体则呈现反射或者透射光的颜色。

4)色彩学。人们视觉生理感觉所有看见的物体颜色是由于光线中的色彩光照射在物体之上,物体在部分吸收、反射某些色光之后的结果。人们通过对颜色的认识,通过对色彩特征的研究和对色彩给予人们物理、生理、心理上的作用与感觉,得出有关色彩变化的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一门色彩学。

2.颜色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影响

影响颜色的三大要素为光源、物体和观察者,也被称为视觉的三大要素,换句话说,这也是我们看到和分辨出颜色必不可少的条件,缺一不可。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像太阳、白炽灯、日光灯等,在不同的光源照明条件下,各种色彩在进行感知的时候是不同的。如果将一辆红色的车子停在由钠光灯照明的停车场内,车漆的颜色不再是红色,却呈现出橙色。物体只能反射它从光源接收到的波长。

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其相关知识如下。

(1)自然光源 太阳是自然光源,也是最佳的光源。太阳中蕴藏了许多不同波长的光,并且光能的分布比较均衡。但是在太阳光的光谱曲线上,曲线在光谱的一段走势较高。太阳光光谱如图2-1所示。

978-7-111-38672-8-Chapter02-1.jpg

图2-1 太阳光光谱

(2)人造光源 常见的人造光源主要有白炽灯和日光灯,白炽灯的灯光与日光作比较,白炽灯产生的波长更趋向于在光谱的红色一端达到峰值。这是因为白炽灯发光时是由加热灯丝产生的,光中主要含有红色的光线,是属于较温暖的光线。白炽灯光谱如图2-2所示。

冷白色的日光灯在可见光的蓝色部分放射更多的能量,所以步入日光灯照明的房间,会发现衣服和脸色看上去发青。日光灯光谱如图2-3所示。

正是由于光有不同的时相,人造光源有不同的色温和显色指数,所以同一种颜色在不同光源下观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日出3小时之后到日落3小时前的这段期间,色温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光谱的成分也比较齐全,是观察颜色、分析颜色的最佳时机。

3.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色彩是物体反射、光源和观察者三者的结合。如果这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那么所产生的颜色也会随着改变,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把一个物体由蓝色变成红色,观察者和光源保持不动,物体的颜色将完全由所反射的波长决定。当物体和观察者保持不变,而光源改变的时候,色彩也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这是由于反射到了其他波长。

在很多场合,这个规律可以帮助商品的卖家提高销售业绩。例如肉食市场使用粉红色灯光会使肉类看起来更新鲜;而百货商场则利用特殊的日光聚光灯以使服装的颜色看上去被更多人喜欢。精心布置的照明可以影响一个潜在顾客的情绪和购物的决定,商家和顾客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车身修补车间,应当在“冷白”色灯光或者“日光”下判断颜色。

978-7-111-38672-8-Chapter02-2.jpg

图2-2 白炽灯光谱

978-7-111-38672-8-Chapter02-3.jpg

图2-3 日光灯光谱

4.标准光源和视觉比色

(1)标准光源 由于日光有不同的时相,人造光源有不同的色温和显色指数,所以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的结果是不相同的。作为调漆师或者涂装的师傅来说,最好是能在大家约定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光源条件下观察颜色、分析颜色和运用颜色。所以,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三种标准光源和三种标准照明体。

(2)视觉比色

1)比色的方法。视觉比色是把样本的颜色和试样的颜色并排放在一起。用肉眼去判断它们的颜色是否相同。视觉比色的照明是用日出后3小时到日落前3小时的自然光,避免直射日光,采用北向窗进入光线。视线与光线成45°夹角,且视线与光线其中有一项与试样垂直。

2)同色同谱与同色异谱。经过比色之后,如果两个试样在某一光源下观察是等色的,而在另一种光源下观察是不等色的,这种现象称为同色异谱;如果两个颜色试样在任何光源下观察都完全等色,称为同色同谱。

这两种现象对以后的调色影响非常大。为了评定试样是否存在同色异谱现象,应先用与日光灯具有相近的相对光谱的功率分布D65光源观察,再用标准光源A对试样进行观察比色。若试样颜色不一样,则这两种颜色为同色异谱,如果试样颜色相等则为同色同谱。(www.daowen.com)

5.光源变色

在进行颜色匹配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在第一种光源下两个物体的颜色相同,但是在另外一种光源下,这两个物体的颜色却有明显的色差,这个现象称为光源变色,如图2-4所示。

978-7-111-38672-8-Chapter02-4.jpg

图2-4 光源变色

光源变色的原因是光源中各种色彩光线强度不同。比如一种油漆中含有红色的成分在钠光灯下看不出来,但是在太阳光或者日光灯下却很明显。光源变色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修补漆和汽车原厂漆的面漆配方中所使用的颜料不同,导致修补漆在日光下和原厂漆匹配良好,在另外一种光源下看就会出现色差,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在配方中添加调色剂来解决,最后还要在不同的标准光源下进行比色,观察是否还有色差。

6.颜色的三属性

颜色的三属性是指颜色的色调、彩度及明度,也可以称为颜色的三个空间或颜色性质。要想完整准确地描述一个颜色,需要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孟塞尔三维立体颜色体系图如图2-5所示,颜色的三属性图如图2-6所示。

很早以前研究颜色定量表示方法的是美国画家孟塞尔,他在1905年创立了孟赛尔颜色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利用三维空间的类似球体模型把物体表面颜色用三种基本特性表示出来。

978-7-111-38672-8-Chapter02-5.jpg

图2-5 三维立体颜色体系

978-7-111-38672-8-Chapter02-6.jpg

图2-6 颜色的三属性

(1)色调 色调也被称为色相,是颜色和颜色值之间的区别,是一定波长单色光的颜色相貌。色相是彩色的一种性质,正是有了这种特性我们才可将物体描述为红、橙、黄、绿、蓝、靛、紫7色。

1)三原色。色彩系统中最基本的色调是红色、黄色和蓝色,它们也被称为“三原色”,几乎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用它们调配出来。

2)三间色。橙色、绿色、紫色又是红、黄、蓝三原色按照1比1的比例两两相配得来的,称为“三间色”,又被称为三辅色。三原色和三间色如图2-7所示。

3)孟赛尔色环。将三原色和三间色六种颜色统称为颜色的六种基本色调。把这些色调排成一个圆环,沿着圆环的周边每向前一步,色调都会产生变化,这个连续的、无间断的色环被称为孟赛尔色环。如果从色光的角度看,色调又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如紫红、红、橘红等都是表明红色类中间各个特定色调,这三种红之间的差别就属于色调差别。同样的色调可能较深或者较浅。孟赛尔色环如图2-8所示。

978-7-111-38672-8-Chapter02-7.jpg

图2-7 三原色和三间色

978-7-111-38672-8-Chapter02-8.jpg

图2-8 孟赛尔色环

(2)明度 明度是人们用肉眼看到颜色所引起视觉上明暗或者深浅程度的感觉,我们也称之为深浅度、亮度或光度。明度随着光辐射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是色彩的第二个最容易分辨出的属性,明度是一种计量单位,它表明的是色彩呈现出的深浅或者明暗程度。

同一色调可以有不同的明度,例如红色就有深红、浅红的区分。不同色调也有不同的明度,如太阳光谱中,紫色明度比较低,红色和绿色明度中等,黄色明度最高,人们感知黄色最亮就是这个原理。明度可以标注在刻度尺上,从黑至白一次排列顺序。越接近黑色,明度就越低;越接近白色,明度就越高。所以无论是哪个颜色加上白色,就等于是提高了混合色的明度。加入灰色,则灰色的深浅决定混合色的明度。明度的连续变化如图2-9所示。

978-7-111-38672-8-Chapter02-9.jpg

图2-9 明度的连续变化

(3)彩度 彩度有纯度、鲜艳度或者饱和度之称。是表示颜色偏离具有相同明度的灰色程度,是颜色在心理上的纯度感觉。彩色是颜色的第三个性质,也是一种不容易察觉并且经常受到曲解的性质。除非比较同一种色调和明度的两种颜色,才会意识到它的表现形式。作比较的时候通常会使用“暗淡”或者“鲜艳”、“浑浊”或“鲜亮”这样一些词语来进行描述。如图2-10所示,最左侧的色球,颜色看上去很暗淡,从左到右彩球的彩度值会相应增加,而颜色看上去就会更加鲜亮。图2-11为不同的色调、彩度三属性的体现。

978-7-111-38672-8-Chapter02-10.jpg

图2-10 彩度的连续变化

978-7-111-38672-8-Chapter02-11.jpg

图2-11 彩度三属性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