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宾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组织健全与发展

宾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组织健全与发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办理了周杰等人重新入党手续,恢复了宾阳原有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并发展了几名新党员。县委成立后,根据广西特委的指示精神,决定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发动组织农民协会,宣传开展抗租抗税斗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广西各地党组织相继恢复。会议是在广西党组织初步恢复发展和革命有了新转机的形势下召开的。提出广西党组织今后的政治任务是“

宾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组织健全与发展

(一)党支部调整健全

大革命失败后,掌握广西政权的国民党桂系军阀追随蒋介石集团积极反共,全面镇压广西各地革命力量,极力强化其反动统治。八桂大地笼罩在反革命的腥风血雨之中。中共宾阳县支部成立后不久,不幸遭到破坏。1927年8月28日,宾阳支部书记周杰南宁津头村雷祝平(中共党员,雷经天侄儿)家开会,商议开展革命工作事宜。次日清晨,周杰等4人遭桂系当局军警围捕。因被认为有窝藏共产党书籍嫌疑,但又查不到实据,于12月周杰被准予保释。不久,桂系当局发觉释放错了,又继续派警追捕。周杰被迫离开宾阳到外地隐蔽。而中共宾阳县支部其他党员因周杰被追捕的影响而暂停活动。

中共宾阳县支部(后为县委)秘密交通站旧址(原芦圩同安堂药房)(宾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在白色恐怖下,为了加强广西党组织领导力量,1928年春,中共广东省委陆续派遣广西籍党员骨干朱锡昂、雷经天等回广西工作,重建党组织。至5月,中共广西特委直接领导有桂平、平南、贵县、容县、武宣5个县委、梧州市委和恩奉特支,全省共成立了9个区委和81个支部,党员825人。6月1日至4日,中共广西特委在贵县县城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在通过的《政治任务决议案》中,为了准备组织夏收暴动,布置了全省各处重要地方的工作,并将宾阳列为交通中心城镇之一。这一规划要求,对后来恢复和加强宾阳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加紧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6月间,中共广西特委常委雷经天根据特委扩大会议关于“要整顿、健全和恢复原来的党组织”精神,以南宁区巡视员身份(化名方信甫、方声)到宾阳县领导工作,进行革命活动。首先在芦圩同安堂药房(交通联络站)与中共党员赵子谦取得联系,初步了解宾阳党员情况。接着到南区云梯村找到周杰谈话,召开小型座谈会,再转到留寺村,与在该村小学任教的中共党员龙国贤等谈话。晚上,还到村中各户串门作调查研究,宣传革命思想,广泛接触群众。针对当时党员的思想,进行启发教育,向他们宣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做好革命工作,发动组织群众工作,特别是青年运动,积蓄力量,以待时机。雷经天在宾阳期间,鉴于党组织遭受破坏后,党员思想较混乱,决定对原有党员进行个别审查,重新入党。随后办理了周杰等人重新入党手续,恢复了宾阳原有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并发展了几名新党员。7月初,在芦圩万源昌药店召开党员会议,恢复建立中共宾阳县支部,赵子谦任支部书记,党员有周杰、蒙达三、龙国贤、蒙德楷、陈子余、陈杰三、周豪、覃笃初、覃展明、龙家祯、龙兴云、思树桂,支部隶属中共广西特委领导。不久,雷经天离开宾阳转回南宁。

(二)中共宾阳县委成立及其活动

1928年7月下旬,为了加强对宾阳党组织的领导,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调派中共贵县县委委员黄彰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宾阳领导党的工作。黄彰到宾阳后,利用关系在芦圩万源昌药房当店员,掩护进行党的活动。不久,联系了宾阳支部党员赵子谦、周杰、蒙达三、龙国贤、思树桂等,布置开展各项工作。为了壮大党的队伍,增强党的战斗力,黄彰积极抓发展新党员工作。经过教育培养,不久发展万源昌药材店工人陈德标、覃怀厚入党。8月,在黄彰主持下,在马缆乡(今宾州镇)织机梁村(十婆家菜园屋)召开党员骨干会议,成立中共宾阳县临时工作委员会,黄彰任书记,周杰、龙国贤、蒙达三、思树桂、赵子谦为委员。随着党员人数的逐渐增多,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建立3个支部。在南区成立中共龙村支部,龙国贤任支部书记;成立中共军靖村支部,龙国贤兼任支部书记;在北区成立中共恭村支部,蒙达三任支部书记。10月,中共宾阳县临时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宾阳县委员会,黄彰任县委书记,龙国贤等4人为委员。隶属中共广西临时省委领导。县委下辖3个基层支部,共有党员41人,多数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及店员工人。县委成立后,根据广西特委的指示精神,决定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发动组织农民协会,宣传开展抗租抗税斗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为了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县委机关及交通联络站设在芦圩赵子谦家开办的同安堂药房,还在万源昌药房(兼邮政代办所)建立交通站,负责接待和护送上级来往人员,传递党的信件等。寄来的信件,信封上有暗号的,交通员就直接交给黄彰。

中共宾阳县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今宾阳县宾州镇梁村)(宾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1928年11月,由于叛徒出卖,驻梧州的中共广西临时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与各地党组织的联系中断。宾阳县委又受贵县党组织迭次遭受破坏的影响,加上活动经费极缺乏,县委5名委员中有3名表现消极,部分党员畏缩。1929年初,全县党员由原来的41人减少到30名左右。黄彰是药房店员,受职业限制,难以下乡活动。但是,在极端困难的逆境中,他仍然以坚毅的革命精神,与委员龙国贤一起坚持工作,分头下乡找周杰、思树桂、蒙达三做思想工作,研究开展活动。中共广西省委(原为临委)给宾阳县委发出一封指示信,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整顿组织,加强党员训练工作,严明党的纪律,扩大革命力量,发展工会、农会等群众团体,争取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扩大反对国民党的宣传,领导农民开展反抗丈量田亩和抗税斗争等。夏秋间,黄彰根据省委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将宾阳县委改组为特支,黄彰为特支书记。隶属中共广西特委(原为省委)领导。至此,宾阳党员还剩下八九人,继续坚持地下革命活动。(www.daowen.com)

1929年6月,蒋桂军阀混战结束。广西各地党组织相继恢复。广西特委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恢复健全的党组织有贵县、玉林北流、东兰4个县委和奉议、思林、向都、恩隆、宾阳5个县特支,正在恢复和健全的县委有平南、桂平、陆川、同正、果德等5个,全省共有党员420人,团员130人。9月中旬,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市津头村秘密召开。出席会议19人。宾阳特支书记黄彰参加了会议。会议是在广西党组织初步恢复发展和革命有了新转机的形势下召开的。会上传达贯彻中共六大和六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指示,总结过去广西党组织的斗争经验,确定新形势下广西党组织的斗争任务和策略,大会通过了《政治任务决议案》等,对广西党组织的工作作了部署。提出广西党组织今后的政治任务是“夺取广大群众在党的政治领导之下”,“推翻国民党豪绅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动群众一切的斗争”;“深入土地革命宣传和行动”,“要以雇农、贫农为主要动力,以中农为同盟者,才能使土地革命斗争深入和胜利”;“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加紧工农的武装组织,以保证新的革命高潮时取得胜利,而从各方面小的斗争扩大为急流汇合,而造成暴动的形势”。这次代表大会,为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西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后来发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

(三)共青团和青年组织活动

1928年春,雷经天受中共广东省委派回广西工作。四五月间,在南宁恢复共青团组织,建立团小组。6月后,担任中共广西特委常委的雷经天到宾阳指导工作,其间,在与周杰、龙国贤的谈话中多次提到要特别注意青年运动,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他在指导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同时,开展青年运动与建团工作。在宾阳县发展了9名青年入团,其中农民5人、工人1人、学生和知识青年3人。

1929年3月至6月,时值蒋桂军阀混战,时局不稳。7月,在中共党员周杰的倡议下,武陵高小教师思树桂(中共党员)与周豪(中共党员)及该校校长吕周勋等发起,在武陵圩吴利兴书店成立宾阳南区青年文化促进会,会员有20多名小学教师。不久,龙国贤(中共党员)与进步青年黄广年在马缆乡发起成立宾阳南区青年文化促进会马缆分会,会员10多人,会址设在国泰村小学。南区青年文化促进会属半公开的进步青年组织。书店、阅览室桌上陈列摆放的书刊,有公开发行的报纸杂志,也有革命进步书籍,如《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苏联见闻录》《鲁迅杂文》及一些左翼作家的进步作品等,书刊均为参加该会的青年捐赠或捐资购来。此外,还有地下党组织发给的进步书刊供青年秘密传阅。每逢武陵圩日,许多青年兴致勃勃到此读书看报。会员们有时到街上张贴、散发“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全体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争取自由解放”等标语、传单,传播进步思想。土豪劣绅对此甚为忌恨,以“扰乱地方治安”“行为不轨”为由,上告国民党宾阳县当局。年底,促进会被强令解散。

1931年3月2日,在中共广西特委的帮助下,在贵县召开贵县、横县、玉林、宾阳等县共青团负责人联席会议,共有10名代表参加,其中宾阳1人。会议传达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如何开展广西青年运动等问题。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广西临时特委,机关设在贵县,管辖贵县、玉林、兴业、陆川、博白、横县、宾阳等地团组织,团员140多人。随后召开各县团负责人会议,决定宾阳县1个月内要建立1个工人支部、2个学生支部,同时组织少先队及儿童团、赤色工会,并且恢复原有的组织,加强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宾阳团的组织基础薄弱,在白色恐怖严重的形势下,工作发展成效不大。

(四)整顿和发展党组织

1931年夏,桂系军阀重新控制广西,为了巩固统治,对广西各族人民实施极其残酷的军事镇压,许多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中共郁江特委迭遭严重破坏,只剩下委员陈岸1人。1934年初,陈岸派黄彰回贵县工作,自己到宾阳直接指导工作。在芦圩首先联系上党员赵子谦,然后深入农村与党员龙国贤、黄广年、思凤歧、思日新、韦国耀、思树桂、蒙达三、周杰、覃展明、思混球等党员接触,深入交谈,客观分析宾阳党的现状。加强对原来的党员思想教育,进行审查,重新登记,接上关系。他还深入到马缆、武陵、廖平等地宣传发动工作。抓好基层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调整充实领导班子,加强党的力量。是时,宾阳县有马缆、军靖、廖平、芦圩等4个基层支部。陈岸决定成立中共宾阳县南区委员会。1934年6月,在马缆乡大湴村明星小学召开宾阳南区各支部党员代表会议,会议推选思日新为书记,黄广年、思凤岐、思混球、施级书、龙国贤、覃展明为委员,宣布成立中共宾阳南区委员会。会议讨论党的工作,主要是加强领导,在斗争中培养骨干,继续发展党员,巩固壮大党的组织;印发《土地法大纲》,宣传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继续发动群众,组织成立劳农会和反征调壮丁同盟会,印发劳农会会章程,开展抗粮、抗税、抗征兵斗争。1935年2月,将马缆支部分为龙村、大湴支部,分别由龙国贤、黄广年任支部书记。廖平支部分为思村、滑石支部,支部书记分别由思凤岐、韦国耀担任。1934年,陈岸派廖平支部党员韦国耀、思混球到毗邻的迁江县陶邓乡那许村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员3人,1935年春,建立中共陶邓支部,书记韦绍良。初属宾阳党组织领导,后归中共宾永迁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1935年3月,成立芦圩支部,书记赵子谦。1935年夏,中共中华支部成立,书记卢玉成。1936年冬,相继成立北区、西区支部。北区支部书记黄猷、西区支部书记蒙达三。加强与周边县的联系,扩大党的活动范围,推动郁江地区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