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乐善好施的朱岳秋-前美村

乐善好施的朱岳秋-前美村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岁那年,仅读了两年书的朱岳秋就失学随叔父到汕头港做苦力。可是婚后不久,日寇侵华,汕头沦陷,潮汕一片混乱,到处人心惶惶,朱岳秋只好重返泰国。几经周折,朱岳秋搭上一艘从外砂运载蒜头去香港的小帆船。幸好朱岳秋出行时把护照缝在贴身短裤头里,才得以乘船去了泰国。朱岳秋艰苦奋斗,事业有成,又热心侨团工作和慈善事业。为褒彰朱岳秋美德,1996年澄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澄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乐善好施的朱岳秋-前美村

朱厝旅泰侨胞朱岳秋,有一个朴素而又高尚的信念:人在穷时需人帮,人到富时应帮人。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朱岳秋先后为前美村建电厂、建水厂、建学校和修村路,为隆都镇华侨中学、华侨医院、侨联大厦等多项乡镇建设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共捐资合计人民币300余万元。

朱岳秋生于1914年,6岁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肩挑走巷卖水果,赚几个钱养家糊口。13岁那年,仅读了两年书的朱岳秋就失学随叔父到汕头港做苦力。到了17岁,他过番来到了暹罗,投靠其姑丈。姑丈家在暹罗山巴开有一间猪廊和一间火砻。猪廊是做生猪买卖,活轻点。火砻是加工大米,是粗重活。姑丈有意照顾他,将他安排在猪廊干活。干了一段时间,他却主动要求调到火砻做苦力,姑丈见他有志气,不怕吃苦,就成全了他。火砻是日夜开工,工人轮班作业,劳动强度大。为了多赚点钱,他日以继夜拼命干,累得腰酸腿痛却不叫苦。他因而深得姑丈信任,让他专门负责到外面收购稻谷。至26岁,他到泰国9年了,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回家娶了媳妇。可是婚后不久,日寇侵华,汕头沦陷,潮汕一片混乱,到处人心惶惶,朱岳秋只好重返泰国。

此时的汕头,已被日军侵占,日寇到处烧杀抢夺,外轮被迫停航。几经周折,朱岳秋搭上一艘从外砂运载蒜头去香港的小帆船。天黑启航,在夜幕下悄悄向南进发。谁知船行至妈屿口,就差点与一艘大铁船相撞。幸亏船老大有经验,放下风帆,减速绕道,才化险为夷。再行驶一段,又遇到日军军舰。危急关头,船老大沉着应付,扯动风帆,扭转航向,逃过一劫。天将亮时,远远看到前面的海岸线,以为香港到了,乘客纷纷向东方跪下敬拜妈祖,答谢她保一路平安。谁都没想到,前面并非香港而是大鹏湾。而此时从海湾开过来的“渔船”,原来是贼船。他们像一群猛兽发现猎物一样,竞相冲出来抢劫。船到香港时,又发现港口已被日军封锁。趁着黎明前的黑暗,船悄悄靠了岸。因为包裹被抢,有的乘客连护照都丢了,去不了泰国。幸好朱岳秋出行时把护照缝在贴身短裤头里,才得以乘船去了泰国。

重返泰国后,他更加拼搏。先是管理“联成兴”杂货铺,经营5年,扭亏为盈。表兄高兴,让他继续管下去。在表兄母舅的劝说下,他打消了回乡念头,1947年将母亲和妻儿接到泰国团聚。此后,又与表兄合资创办集华两合公司,经营杂货批发,经营进出口业。后来,又创办工业。至今已拥有3家公司,有员工1000多名,工厂占地280余亩。

朱岳秋艰苦奋斗,事业有成,又热心侨团工作和慈善事业。他先后出任泰国朱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后为名誉理事长)、泰华进出口商会名誉理事长和泰国世觉善堂常务理事(后为副理事长、永远名誉理事长)、泰国道德善堂名誉理事长、泰京天华慈善医院名誉顾问、挽卿养老院荣誉院长、淡浮院荣誉院长、泰国澄海同乡会永远名誉理事长,还被聘任为旅泰前美乡亲会顾问、荣誉顾问。为褒彰朱岳秋美德,1996年澄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澄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www.daowen.com)

前美村红棉花开 陈志伟/摄

【注释】

[1]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150页。

[2]《中国名村·广东前美村》,第1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