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程机械底盘结构原理与维修:使用与维护指南

工程机械底盘结构原理与维修:使用与维护指南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车桥和车轮的使用维护和保养1.车轿使用与维护中的检查和调整车桥的检查1)定期检查车桥的连接固定情况及轮毂轴承的松紧度,必要时进行调整。轮胎的正确使用轮胎使用寿命的长短,与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有极大的关系。更换新胎时,应把新胎装于前轮,以保证行车中的安全。若轮胎异常磨损,则应到特许经销商处进行检查。因此在前500km内必须采取相对谨慎的驾驶方式,而良好的磨合对轮胎使用寿命也有好处。

工程机械底盘结构原理与维修:使用与维护指南

(一)车桥和车轮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车轿使用与维护中的检查和调整

(1)车桥的检查

1)定期检查车桥的连接固定情况及轮毂轴承的松紧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2)定期检查主销间隙,必要时更换主销或主销衬套

(2)轮毂轴承的调整

1)取下轴端防尘盖,用千斤顶顶起车轮。

2)打直锁片,旋出固定螺母,取下垫圈和锁圈,拧松调整螺母1/4r,此时车轮应转动自如,不拖滞,无蹄片摩擦声,否则应先检查油封并调整制动器的间隙。

3)边转动轮边将调整螺母逐渐拧紧,直到用手推转车轮感到有阻力时为止。

4)将调整螺母反转1/6~1/8r使锁销进入锁圈孔内,并装上锁圈。此时用手转动车轮,应转动自如,没有拖滞现象;用手晃动车轮,不应感到有明显的间隙。

5)装上垫圈,旋紧固定螺母,再次检查轴承紧度,合乎要求后,用锁片锁住固定螺母,以防松动。然后装回防尘盖,放下车轮,取出千斤顶。

调整过的轴承,在行驶中应注意检查轮毂的温度,如果温度稍有升高属正常,如果烫手则是轴承过紧必须进行调整。

2.车轮的使用与维护

(1)车轮的日常检查

1)应经常检查汽车轮胎胎面是否受损,并清除轮胎花纹内的石块等异物,如有割伤、破裂、剥离或铁钉刺入等现象,应拆下更换或修理。

2)检查车轮固定螺母,如有松动应紧定。检查轮辋、轮盘是否变形和裂纹。

3)检查轮胎气压及前轮前束是否正常,必要时补充或调整到规定标准。

4)检查车轮摆动情况,必要时应检查和调整轮毂轴承间隙。

5)轮胎和轮辋的损坏常常是隐蔽的。车辆出现异常振动或跑偏表示轮胎可能损坏,如果怀疑轮胎损坏,应立即降低车速,检查轮胎的损坏情况(裂口等)。如从外部看不出损坏,则适当放慢速度继续行驶,把车开到就近的特许经销商处检查。

6)气门嘴防尘帽如丢失须尽快配置。如果机械长期不用或停放时间较长(通常为一个月以上)时,应架起车轮,以解除轮胎负荷。

(2)轮胎的正确使用

轮胎使用寿命的长短,与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应务必重视。

1)轮胎的选配。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对轮胎尺寸、胎压、花纹、材料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a.轮胎尺寸应与车型相适应,尺寸过大,会降低机械的牵引力;尺寸过小,会使轮胎增加负荷。更换新胎时,应把新胎装于前轮,以保证行车中的安全。b.后轮安装双胎时,不应将高低压胎,大小花纹胎并装,并且两胎的磨损也应相似,对于磨损不同的轮胎,应将直径较大的轮胎装于外侧,以适应拱形的路面。c.从生产日期起算,凡存放6年以上的轮胎,只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并谨慎驾驶。d.在冬季路况下使用冬季轮胎可明显改善行驶性能。夏季轮胎因其宽度、橡胶成分、胎面设计等方面的原因,在冰雪上的防滑能力较差。通常都要求选择子午线结构型式的冬季轮胎。为达到最佳行驶性能,必须在所有4个车轮上都安装冬季轮胎。当冬季轮胎花纹磨损到4mm时,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冬季适用性。另外,冬季轮胎的充气压力应比夏季轮胎略高。

2)校验车轮定位。轮胎和轮辋的好坏会影响到车轮定位的准确性。车轮定位不正确不仅增加轮胎不均匀磨损,而且还会影响行驶安全性。若轮胎异常磨损,则应到特许经销商处进行检查。若需更换轮胎和轮辋,应使用正品轮胎和轮辋,这对道路附着性和行驶安全性大有裨益。

3)正确操纵驾驶机械。使用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如下:a.使用中应经常检查轮胎气压,保持气压正常。b.起步要平稳,非不得已时不要紧急制动。弯道快速行驶、迅疾提速和紧急制动都会增加轮胎的磨损。c.新轮胎开始使用时还不具备最佳的附着能力,所以必须进行“磨合”。因此在前500km内必须采取相对谨慎的驾驶方式,而良好的磨合对轮胎使用寿命也有好处。d.行驶时不得超过各种路面所规定的最高车速。作业时不超载,并使重量平均分布。e.转弯时车速要慢,特别是急转弯和满载时,车速更要降低。

(3)轮胎的更换或换位

1)按照“磨损标记”更换。许多正品轮胎的花纹底部都有与车轮转动方向垂直的1.6mm高的“磨损标记”。磨损标记根据产品的不同在轮胎圆周上均匀地分布在各处。轮胎侧面标记(如大写字母“TWI”、三角形或者其他符号)标明磨损标记的位置。轮胎磨损到磨损标记时必须尽快更换轮胎。已磨损的轮胎会影响车辆与路面之间附着性能,特别是在湿滑路面上高速行驶时更容易浮滑。当轮胎磨损到剩余花纹深度为1.6mm(从磨损标记旁的花纹槽上测出)时,便已达到法律规定的更换时限。

2)轮胎更换。轮胎更换的具体注意事项如下:a.为保证行驶安全,应成对更换轮胎。花纹较深的轮胎应装在前车轮上。b.同一机械车辆的前轮或后轮只宜使用结构类型、尺寸及花纹相同的轮胎。c.如果备用车轮的型号与在用轮胎不相同(例如冬季轮胎或宽轮胎),则只允许在轮胎损坏时短时间使用,并相当谨慎地驾驶,且应尽快重新换上标准车轮。

3)轮胎换位。轮胎换位的具体要求如下:轮胎因安装位置和负荷不同,磨损的情况也不一样。为使轮胎的磨损尽可能地均匀,安装在同一部机械上的几只轮胎,根据需要或实施三级保养时应进行换位。b.如前轮轮胎磨损明显,建议调换前后车轮的位置,使所有轮胎使用寿命尽可能相同。根据轮胎花纹磨损形态,某些轻型汽车的车轮可按对角线换位。

(4)轮胎的拆装

更换外胎,修补内胎,或校正轮盘轮辋时都需要拆装轮胎,其拆装方法如下:(www.daowen.com)

1)轮胎的拆卸。具体拆卸步骤如下:a.拆下车前先做好记号,以便重新安装时保持车轮原有的转动方向。车轮从车上卸下后,放在比较清洁的地面上(使有锁圈的一边向上),旋出气门芯,放出轮胎内的空气,然后小心的将气嘴塞入外胎内。b.用撬棍压下挡圈,用另一撬棍插入锁圈的开口内向外撬动使之离开环槽,然后用两根撬棍交替移位使锁圈从环槽内完全脱出,取出挡圈。c.将车轮翻转使拆除锁圈的一侧向下,将轮辋从轮胎内取出。如果轮辋不易取出时,可用撬棍撬动,如用此法仍无效时,可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浇入轮胎与轮辋接合处,并用撬棍轻轻撬轮胎,使肥皂水进入轮胎与轮辋缝隙内轮辋即可取出。但禁止浇注机油或柴油,以免腐蚀轮胎。d.将衬带和内胎从外胎内取出。e.将已拆下的车轮或轮胎保存在凉爽、干燥且尽可能避光处;未装在轮辋上的轮胎在保存中应立起放置。

2)内胎的修补。轮胎拆卸后如果发现内胎破损,在一般情况下,可找专业的服务厂家进行修补或者换新。但在应急条件下,还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具备一定补胎技能,以应对紧急所需。常用方法有用火补胶修补或生胶修补,这里不再展开介绍。

3)轮胎的安装。具体安装步骤如下:a.如果轮胎花纹标有转动方向(在轮胎侧面可看到表示转动方向的箭头),则务必按此规定方向安装轮胎;确保轮胎在防止浮滑、提高附着能力、减少行驶噪声和延长耐磨寿命等方面具有最佳行驶性能。b.清除外胎内的沙石,检查有无尖状物刺入,帘布层是否剥离,帘布层剥离的外胎在一般情况下不应继续使用,应送厂修理。c.清除内胎上的泥土等脏污,然后装上气门芯向内胎内充0.5kgf/cm2的气压,浸入水槽或水盆内,检查是否漏气,检查后擦拭干净。d.在检查过的内外胎和衬带接触表面上拍擦滑石粉。将内胎放气并保留少量空气,然后装入外胎内,并用手将其展平,使它在外胎内无折叠或皱纹。将气嘴放正,然后使衬带光滑的一面对着内胎,并使孔眼与气嘴对正装入外胎胎圈与内胎之间。e.检查轮辋上毛刺和锈蚀并清除之,然后抬起轮胎,并使气嘴头部向上对准轮辋上的专用槽孔,套在轮辋上。为使气嘴能顺利地进入槽孔内,可将气嘴向胎内略加歪斜。但轮胎装上轮辋后,气嘴借空气压力应自行跳出并直竖在槽孔的正中。f.装上挡圈和锁圈,为使锁圈在槽内定位均匀可靠,可用手锤轻轻敲打锁圈。g.向轮胎内充气。充气可用打气泵或打气筒。TL180推土机工程机械上都专门设有一套充气设备。使用时先旋开油水分离器或贮气筒上的翼形螺母并接上充气软管;然后打开充气开关(此时空气由软管接头上的阀门控制不能漏出);把充气软管和轮胎气嘴连接,软管接头内的阀门即被顶开,空气便进入内胎中。需要注意的是充气前应先放出油水分离器中的沉淀物,并起动发动机使气压升高到5~6kgf/cm2后再开始充气。充气后应检查轮胎气压。h.车轮螺栓安装要求。轮辋和车轮螺栓在结构上是彼此配合的,故装其他的轮辋时(例如轻合金轮辋或装有冬季轮胎的车轮),都必须使用相应的、长度正确和螺母形状相同的车轮螺栓。这决定着车轮的稳固性和制动系统的功能。加装车轮装饰罩时必须注意,确保制动系统有足够的冷却通风量。车轮螺栓预紧力有一定要求,详情应查阅厂家规定。车轮螺栓必须保持清洁且转动灵活且预紧力合适。过低则螺栓可能松动发生危险;过高则可能损坏螺栓。

(5)车轮防滑链的使用

1)为了安全,应注意按照防滑链制造商随附的安全说明书要求使用。

2)行驶到无冰雪地段时必须将防滑链取下,否则防滑链会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加剧磨损,损坏轮胎。带防滑链行驶时最高允许车速为50km/h。

(二)悬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悬架系统不正常会导致车身歪斜,加剧车辆振动,破坏行驶平顺性、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因此应加强检查和维护。采用的弹性元件不同,维护重点和方法也不相同,维护时要有针对性。机械式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主要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液压式和空气式悬架的弹性元件分别为油气弹簧和空气弹簧。

1.机械式悬架系统使用中的检查与维护

(1)弹性元件的维护

普通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主要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维护时重点检查其是否疲劳损坏或变形,连接部件是否松动、磨损或严重锈蚀。若有,应除锈喷涂、紧固润滑或换新。

(2)悬架臂的维护

检查悬架臂是否变形,球头铰是否松旷。对于前桥(一般桥梁之断面为工字形)转向的车辆,应检查转向节主销与前桥拳形部销孔的配合是否正常。否则,应矫正、调整、检修或换新。

(3)转向节、推力轴承、车架及相关部件的维护

检查转向节及其推力轴承是否正常,转向是否灵活,否则应更换转向节及其推力轴承。对于车架及其与悬架相关联部件应检查是否磨损或变形。检查所有相关的橡胶防尘罩、缓冲橡胶垫是否老化失效并及时更换。修理后,应对高速车辆进行四轮定位检测,确保各定位参数正常。

2.液压式悬架系统使用中的检查与维护

(1)泄漏的检查

使用中着重检查系统各连接管路及液压元件有泄漏、渗漏。若有,则及时紧固或更换接头密封。

(2)液压减振器或悬架液压缸的检查

液压减振器(油气弹簧)或悬架液压缸是弹性悬架系统中最易损坏的部件之一。维护时主要检查减振器或悬架液压缸是否漏油,上下橡胶缓冲垫及相关部件的连接是否可靠,否则应及时更换。液压减振器会因机械超载变形过大或磨损严重而失效。检查时上下移动减振器活塞杆几次,用手推拉活塞杆时应有沉重的阻力,若有异常感觉或声响时,应拆检修复或换新。

(3)车身状态的检查

使用维护中,若发现车身倾斜或者高度不一致的状况,应查找悬架系统原因并予以排除。首先将机械升起至各车轮悬空而后再放下。然后起动发动机低速运转,查看是某个位置不能升起还是整个机械车身都无法升起。若是某一位置不能升起,则是这一位置相关的悬架部件出了问题;若是整个机械车身都不能升起,则是整个液压悬架系统没有工作。应着重检查液压泵、控制阀是否正常及管路是否堵塞等,逐一排除,直至车身状态正常。

(4)液压油的维护

检查液压油的质量和数量。液压油不得乳化、污染或氧化变质,且油平面需在上下限之间。

3.空气式悬架系统使用中的检查与维护

(1)泄漏的检查

使用中检查系统各连接管路及气压元件有漏气。若有及时紧固或更换接头密封。着重检查空气悬架气囊是否漏气。如果空压机常常连续不断地泵气,说明气囊或相关部位漏气严重。应检查更换相关零部件。

(2)车身状态的检查

使用维护中若发现车身倾斜或者高度不一致的状况,应检查空气悬架高度传感器、控制阀及相关电路是否正常;整个悬架系统不工作通常是由于电路故障引起。车身状态不正常的检查排除方法与前述液压悬架系统的相同,不再重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