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文明发展史:从酋邦到国家

中华文明发展史:从酋邦到国家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酋邦”是现代人类学家提出的一种前国家形态概念,和传统的氏族、部落联盟说比较而言,它是解释前国家时代社会发展的新概念。酋邦属于在向国家演进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也被认为人类社会进入早期国家的一种演化模式。[8]“五帝”时代是公认的古代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的关键时期。酋邦“社会分层”和存在拥有最高权力的个人这两个特征,成为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进入国家社会之后,发展出等级制度和专制主义政治的渊源。

中华文明发展史:从酋邦到国家

有的学者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开始形成早期的国家。

城市是文明的基础。有了城市,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在浙江良渚遗址,发现了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在古城以北的山前地带,良渚人堆砌起巨型水坝,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时期的建筑中首屈一指。在山西陶寺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些城址内社会分化严重,高等级建筑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围绕。这一时期墓葬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随葬品可达到上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级身份。有专家认为,这些都说明,夏商周之前,中华文明已经进入国家阶段。这是一个阶级分化相当严重的社会,是一个产生了权力、王权的社会。依据这几个巨型城址、它们的控制范围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可以认为当时的社会整体上虽然还没有形成王朝,但是应该已进入到王朝之前的古国文明阶段,已经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5]

良渚文化的石器,良渚博物院藏。

良渚文化的玉璧,良渚博物院藏。(www.daowen.com)

红山文化玉猪龙,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有学者依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把距今4000—5000年之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组织称为“酋邦社会”,[6]即比部落更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酋邦”是现代人类学家提出的一种前国家形态概念,和传统的氏族、部落联盟说比较而言,它是解释前国家时代社会发展的新概念。酋邦属于在向国家演进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也被认为人类社会进入早期国家的一种演化模式。酋邦的主要特征有:在酋邦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一个最高首领,社会权力如军事权力、主掌宗教祭祀的权力、经济生活的控制与管理权力等,较多地集中在他的手中;存在社会分层、各层级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因而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分层结构;存在一种社会财富的集中与再分配体制;与国家相比,酋邦社会是缺乏强制力量的、非制度化的社会;在实际的社会管理中,传统习惯、社会与宗教的制裁都要比政治力量更为重要。[7]总之,酋邦社会与之前的氏族社会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分层社会”和出现了“拥有最高权力的个人”。[8]

五帝”时代是公认的古代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的关键时期。学者们据考古学成果提出的“酋邦社会”,大体上相当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酋邦“社会分层”和存在拥有最高权力的个人这两个特征,成为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进入国家社会之后,发展出等级制度和专制主义政治的渊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