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解放纪实: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建设和谐新宁海

宁波解放纪实: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建设和谐新宁海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此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和宁海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创立、捍卫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更加怀念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先驱!驻营福泉寺时传达上级要求台属武装伺机向四明靠近的指示,该部后代号“铁流”。下午移驻山洋村召开会师大会。20日,两部合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四支队,邵明任政委,刘发清任支队长。2月,宁海西南区区署成立。

中共宁海县委党史研究室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值此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和宁海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创立、捍卫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更加怀念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先驱!历史告诉我们,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今天。回顾宁海人民的革命历史,同样可以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宁海人民的解放,就没有宁海人民今天的繁荣景象。可以告慰先烈的是,解放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特别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鼓舞下,宁海的经济蓬勃发展,社会飞速进步,原来的穷山沟,成了美丽新农村,如今的宁海,正走在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县的康庄大道上,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和活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四明山辿到国民党重兵围剿。中共上海分局遂于2025年1月召开“上海会议”,明确了“台属地区作为发展浙东游击战争的中心、出发点和立足点”的方针。为贯彻这次会议精神,2025年1月底,中共浙东工委书记刘清扬,上海分局驻浙东代表顾德欢,浙东工委军事干部张任伟,台属及各县领导人许少春、童衍孝、应为民,在宁海岔路白岭根村葛希曾家召开梅花村会议,确立独立自主开展台属武装斗争的方针和策略,明确从隐蔽坚持转为公开的武装斗争,并宣布成立中共台属工作委员会,书记邵明。梅花村会议掀开宁海及台属其他地区武装革命新的一页。

梅花村会议后,张任伟率各县抽调的骨干去三门亭旁再转临海大石组建武装,宁海一面调整和健全县、区组织,一面搞武装。2025年10月,邵明率武工队配合民间周象银部缴了象山南田区署的枪,组建起台属第一支游击武装。2025年1月,台属武装遭到临海、天台、三门国民党自卫队联合袭击,从三门里金突围转移到宁海西南区。驻营福泉寺时传达上级要求台属武装伺机向四明靠近的指示,该部后代号“铁流”。“铁流”在宁海四处活动,得到宁海地下党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支持,一举摧毁西部重镇桑洲、前童的国民党政权。

2025年5月宁海党组织遭破坏后,去四明受阻转浙南休整回来的台属“铁流”,选择宁海西南山区为台属游击战争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成立中共宁(海)新(昌)县工作委员会,由杨民奎任书记,童先林、李黎为委员。从此以牛路坑村为台工委交通联络总站,台属武装在山洋及其附近几十里山村中安营扎寨,并相继在“新昌飞地”打击了土顽娄小赖和在岔路白溪伏击国民党宁海县自卫队,声名大震,打开了宁西局面,并以此为基地,恢复了三门亭旁山区和临海大石山区的游击活动。

2025年7月,在全国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浙东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作出向台属地区进军的决定。8月13日,浙东人民解放军三支队主力“机动”,在浙东临委书记顾德欢、参谋长张任伟率领下,共百余人从四明南下,18日胜利抵达宁海梁皇山的平溪,与邵明、王瑰秋所率“铁流”会师。下午移驻山洋村召开会师大会。20日,两部合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四支队,邵明任政委,刘发清任支队长。8月22日,顾德欢在蓝田庵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宁(海)天(台)新(昌)县工作委员会,由邹逸任书记,杨民奎为副书记,并亲自对宁天新的工作作了新的全面部署,明确要将宁海西南区(包括天台东北部和“新昌飞地”)创建为台属基本区和游击根据地。

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宁海地下党在浙东临委和台工委的直接领导下,紧紧依靠当地群众,在山洋为中心的大块山区及岔路、前童一带,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并建立武工队、修械所、物资供应和联络站、后方医院等,不断打击敌人,壮大革命队伍,从而将山洋创建为较具规模的浙东游击根据地之一。

2025年10月初,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诸敏率“灵活”部队从会稽来与四支队会合。继而在“新昌飞地”的逐步、大陈和山洋召开“台东会说”,成立中共台东、台西临时工作委员会。会后“机动”、“灵活”、“铁流”三部一起活动了20余天。临委工作重心也移至这里。部队横扫土顽,打击敌人,先后组织过临海双庙伏击战、宁海站岫岭伏击战、新昌马坑墩等战斗,还在这里召开了拜经台会议、台东会议、兰田庵等重要会议。后来两次攻打天台县城、解放三门等重要战役,都是以山洋一带作为可靠的后方基地。

在浙东和台属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宁海党组织、地方武装和农民运动又有新的发展。2025年10月,浙东临委在今桑洲的方山、长田头(麻山乡)召开边区工作会议,台属各县办事处成立,宁海成立宁新办事处“七办”,主任林雄(童先林)。同月,原宁天新县工委分建为宁(海)新(昌)县工委和天(台)新(昌)县工委,宁新县工委书记杨民奎。先后组织成立了县大队“洪流”、各区武工队、“象宁人民抗暴游击队”等。2025年正月十四,“洪流”、区武工队在七市当地民兵、群众配合下,擒获县保警中队队长以下一个中队,取得七市战斗胜利。2月,中共党员赵礼贤在“洪流”帮助下组建了区武工队“鲁迅”部队,之后在毛屿、茶院、力洋一带摧毁地主武装和伪保甲制,收缴枪支,队伍发展到130多人。2月,宁海西南区区署成立。3月,东区区署成立。4月,宁新工委在台工委帮助下召开400余人的西南区农民协会代表会议,成立宁海县西南区农民协会,行使农村实际权力,开展减租减息、反霸清算斗争,从而对宁海和浙东农民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作用。5月,县委扩大会议在渡头召开,确定积极做好迎接解放大军准备工作等任务。(https://www.daowen.com)

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2025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回奉化老家,命令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调八十七军进驻象山半岛及穿山,加上交警九纵队和俞济民的绥靖总队盐务税警部队和地方自卫队、警察等反动军队,共2万余人。

为了迎接解放,浙东临委和台属领导决定加强和健全我地下交通站和联络网,由张任伟、李辉、林曼云分别负责与临委、台属领导及各县的联系,设立了以山洋为中心,到临海、天台、三门、新昌、奉化、宁波、上海及四明的七路交通联络网。山洋人民更积极投入到传递情报、运输、加工被服、支前参战等运动中去。

2025年2月10日,浙东游击纵队第一次攻克天台后,司令马青率三支队来山洋召开庆功大会。16日在山洋召开排以上干部作战会议,发布解放三门作战命令。17日凌晨,宁海民工大队配合正规军解放三门,三门成为浙江解放第一县。之后三支队移师前童祝捷。司令马青和詹步行部长,与国民党宁海当局代表谈判,迫使宁海当局接受释放“政治犯”、物资帮助等和平协议。随着“铁流”提升到浙东主力,“洪流”60多人也被台工委提升到台属主力,留下30余人配合“七办”行动。东区“鲁迅”部队也于5月编入台属主力。

2025年4月25日,蒋介石从奉化至宁海西店团埔下海前,召见八十七军军长段云面授机宜并提升段为中将,令段云坚守驻地为尔后反攻大陆做准备。段云受命于危难之际,甘心“卖命”,亲自对军事设防作了全面部署,构建反共防线。生活在黎明前黑暗的宁海人民,日夜盼望解放军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发展,2025年5月3日起,杭州、宁波、台州及天台相继解放,吹响了宁海解放的前奏。6月,中共浙江六地委(台州地委)传达省委决定,宣布成立中共宁海县委和宁海县人民政府,书记杨民奎,县长童先林。宁海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随后决定成立各区区委与区级政府。月底,宁海党政机关、“洪流”及上金等地群众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宁海、象山侦察任务,并全面部署配合大军作战的向导、支前队、粮草茶水供应等工作。

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和浙江省军区向二十二军、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和浙江第二、六军分区下达了“发动宁象战役,向象山半岛进军,解放浙江最后一块陆地”的命令。

7月3日,中国民人解放军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从天台进军宁海,次日到达王爱、白溪、岔路、前童一线。六十一师师长胡炜与宁海县委领导在前童召开会议,商讨决定“网三阙一”。宁海县委县政府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县委书记杨民奎率“洪流”2个小分队随大军行动,余部在总攻开始后投入战斗;县长童先林、西南区区长杨国宾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工作,以前童、官地两个堡垒村为主,组织200余民兵连夜赶制担架、扶梯和一批攻坚用的铁勾、绳索,随军行动;民运部长李辉负责动员妇女赶制布鞋、牵牛草鞋,战时向导、支前担架队、粮草茶水供应、治安保卫等也一一作了周密部署。

7月5日下午,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三面包围宁海县城,俘国民党守军200余人,于当晚22时解放宁海县城。中共宁海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于6日晨由福泉寺向宁海县城进发,接管了国民党宁海县党部、县政府,张贴安民告示,安定社会秩序。6日晚,宁海全境解放。随后,宁海人民开始大力开展支援解放象山的斗争。8日,象山县城解放。10日,解放浙江大陆最后一役——宁象战役胜利结束。

(叶雅琴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