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岭南画派的代表,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与思考

岭南画派的代表,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与思考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岭南画派是在中国的近代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主要成员都是广东籍画家。岭南画派注重写生、主张师法自然、吸收外来技法,认为艺术应该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唤起民众。岭南画派的代表是被大家称为“二高一陈”的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画家关山月,他擅长画梅花,无论是墨梅还是红梅,都有“铁骨傲冰雪,幽香透国魂”的精神。

岭南画派的代表,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与思考

(一)岭南画派

清朝末年,广东一些留学日本画家,因为较多地接触了西方的绘画,所以提出了“折中东西方绘画”的主张,以求改变中国传统画的面貌。辛亥革命后,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在中国的近代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主要成员都是广东籍画家。岭南画派注重写生、主张师法自然、吸收外来技法,认为艺术应该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唤起民众。

岭南画派的代表是被大家称为“二高一陈”的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高剑父(1879—1951 年)和高奇峰(1888—1933 年)是两兄弟,主要擅长画鹰、狮、虎等,擅用色彩和水墨渲染,能将泼辣笔墨与撞水、撞粉技法结合起来,并对天光云影和月色都有独到的表现方法,《鹰》是高奇峰的代表作品(图3-7)。陈树人(1884—1948年)擅画山水写生和花鸟画,笔墨温润清新。

高剑父、陈树人和高奇峰三个人都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被大家称为“岭南三杰”。岭南画派的绘画主张融汇了中西绘画之长,他们积极地吸收西方油画技法,在水墨中掺入水彩、水粉画的粉质颜料,用“没骨法”和“撞水、撞粉法”,使绘画作品面色鲜艳、亮丽。

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画家关山月,他擅长画梅花(图3-8),无论是墨梅还是红梅,都有“铁骨傲冰雪,幽香透国魂”的精神。

岭南画派是一个具有革命精神、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和兼容精神的流派,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绘画流派,深受海内外华人的喜爱。

图3-7 《鹰》

(www.daowen.com)

图3-8 关山月的梅花作品

(二)北京画家群

辛亥革命前后,北京的传统文化习俗仍然保留较多,很多传统知识分子聚居在这里,画家们虽然各有所长,但也被称为所谓的“京派”画家。

1.陈师曾

陈师曾(1876—1923年),名陈衡恪。1902年去日本留学,与鲁迅、李叔同等关系密切。1910年回国,结交吴昌硕并得到艺术指点。1918年受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被聘为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教授。陈师曾具有深厚的学养和书画根底,他的作品较多是大写意花卉画和一些山水画,能继承和发展传统笔墨,形象生动,格调高雅、清新,较为难得。

2.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年),原名纯芝,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学做木匠活儿及木工雕花,同时自学书画,之后五次远离家乡,游历自然山川,写生和创作。1919年,定居北京,并在陈师曾的影响和帮助下,进行艺术独创的努力。“衰年变法”是齐白石艺术风格的一次飞跃。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在书法篆刻、诗作上都具有卓越才能。他在师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的基础上,又吸收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等人的长处而自立门户。他的绘画成就突出体现在花鸟草虫画上,在深厚的传统功力基础上,摸索出一套为“万虫写照,百兽传神”的笔墨技巧(图3-9),实现了他所坚持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信条,并能把旧文人描写客观景物时常有的蔽弱伤感变为爽朗健康,让作品显出质朴乐观、生机盎然的趣味,使作品富有独特的魅力。齐白石也擅长山水画与人物画。

图3-9 齐白石作品《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