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灌溉系统管理及加压供水系统的维护

灌溉系统管理及加压供水系统的维护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加压供水系统运行管理从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首部加压供水设备主要有手压泵、电动潜水泵、汽(柴)油机组和新能源光伏泵等。移动式一般根据灌溉需要临时铺设管路系统,而且管路系统移动频繁,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精心维护。

雨水集蓄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灌溉系统主要包括加压供水系统、输水管路系统与田间灌水系统等。

(一)加压供水系统运行管理

从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首部加压供水设备主要有手压泵、电动潜水泵、汽(柴)油机组和新能源光伏泵等。

1.手压泵运行管理

手压泵使用简单,无需能耗,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的加压供水设施,很好地解决了无输电线路山区雨水灌溉中加压供水的难题。手压泵的运行维护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使用前在各滑动、转动部位注入2~3滴润滑油,缸体内注入6~8滴食用植物油,确保各操作部件灵活、轻便。

(2)手压泵使用前,必须进行固定,一般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蓄水设施盖板上。当盖板结构难以固定手压泵时,可另设木墩、混凝土板等进行固定。

(3)使用前要打开加水口处的堵头,向泵体内加满清水,然后立即拧紧堵头,人工操作手柄即可进行抽水作业

(4)当冬季气温在0℃以下时,用后应排空泵体内的余水,以防冻坏泵体。其方法是将手柄上下往复摇动几次,泵体内的水即可自动排出。

(5)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紧固件螺栓是否松动,各滑动、转动部件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维护。

(6)露天安装使用的泵,长时间不用时,应采用塑料袋等覆盖、包裹保护,以免风吹日晒雨淋引起泵体结构受损。

(7)长期存放时,应将泵体擦拭干净,各滑动、转动部件要涂上润滑油,装箱后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

2.电动潜水泵运行管理

潜水泵长期处于水下潮湿环境中运行,一些结构部件很容易受损,运行中尤其要加强管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使用前要先检查电缆线及插头是否完好无损,各螺栓有无松动,有无机油渗出泵壳。

(2)必须随同水泵电机安装漏电断路保险设施,电机绝缘电阻应大于5MΩ。

(3)安装前接通电源,空转数秒钟(不得超过30s),查看启动、运转是否正常,转向是否正确。

(4)安装时,应在提手处连接起吊绳索并将绳索固定在盖板适当部位,以方便检修时起吊水泵。同时,严禁使用随泵电源电缆吊装水泵。

(5)潜水泵潜入水中最深不得超过10m,必须做到垂直吊放,离蓄水设施底部、边壁的距离分别不得小于50cm和30cm。

(6)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水泵支架固定潜水泵,并在支架四周设置拦污栅,防止杂草、污物等堵塞潜水泵进水口。

(7)潜水泵工作时,要注意观察蓄水设施水位变化情况,以防水位下降导致泵体空转。更不能长时间脱水运行,以免电机发热受损。

(8)潜水泵不用时,不宜长期浸泡在水中,应在清水中通电运行几分钟,清洗泵内泥浆,擦拭干净后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待完全风干后涂上防锈油备用。

(9)潜水泵使用半年后,应进行维修检查,更换易损零件。

3.汽(柴)油机组运行管理

汽(柴)油机组具有安装简单,移动轻巧,使用方便等许多特点,而且配套有成套的灌溉设备,可以联户使用,非常适合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大量推广应用。

(1)使用前要打开油箱盖,检查油品是否足够。(https://www.daowen.com)

(2)检查机组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各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3)汽(柴)油机组正式运行前,应先进行试运行,观察机组转速是否正常,出水量、水压是否满足要求。

(4)汽(柴)油机组运行中:①“看”,注意察看油品耗用情况,及时进行补充;②“听”,注意通过听机组运行的声音,来判断机组的运行情况。

4.太阳能供水系统运行管理

太阳能近年来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太阳能水泵是理想的集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为一体的绿色能源高技术产品,目前已成为缺电或无电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供水手段。太阳能供水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潜水泵供水系统两部分,其中,潜水泵运行管理如前所述,这里仅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管理进行具体说明。

(1)系统容量及相应技术参数必须与潜水泵动力需求相匹配。

(2)所有系统组件必须固定安装在系统基座上,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必须设置隔离措施,确保不致遭到人为、畜禽破坏。

(4)必须经常清除太阳能板面的积灰,保持太阳能板的透明、洁净。

(二)输水管路系统运行管理

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输水管路系统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埋设于一定深度的土层中,运行维护任务不大。移动式一般根据灌溉需要临时铺设管路系统,而且管路系统移动频繁,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精心维护。为确保整个灌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输水管路系统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于向田间微灌系统供水的输水管路系统,在初次运行时应逐条依次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得少于10min,以免杂质堵塞微灌系统。

(2)布设于地面的移动式管道,要防止重车直接碾压,穿越农用道路的管路系统应设钢套管保护。

(3)管路系统移动时不得强行折弯,以免造成管道受损影响使用。

(4)移动式管路系统长期不用时,不宜久置露天,以防风吹日晒致使管路系统老化受损,失去使用功能。

(5)正常运行期间,为防止水锤发生,必须缓慢启闭阀门,尽量防止突开突关。

(6)灌溉季节结束后,应及时打开排水阀泄空管道。同时,泄空时应观察进气装置工作是否正常,防止出现真空。

(7)管路排空后,除给水栓以外的控制阀门、检修阀门应保持开启状态,泄水阀应保留一定的开启度,防止意外积水。

(三)田间灌水系统运行维护

根据灌溉作物的不同,毛管、滴灌带可布设为固定式、移动式两种。固定式一般适合于果树、蔬菜等稀植作物,而移动式则较多地在大田密植作物中得到应用。根据微灌系统的特点,除用于果树灌溉的毛管、滴灌带一般不再移动外,用于蔬菜等作物灌溉的微灌系统毛管、滴灌带则在每个灌溉期结束后都需要重新布设。对此,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1)毛管、滴灌带均系软管,每次移动铺设时都要卷好,卷盘时要事先准备好直径不小于50cm的桶状盘心(可为木质空心结构、铁桶等),以免硬折损伤毛管、滴灌带。

(2)毛管、滴灌带系统使用后,每个灌溉周期冲洗一次,可有效避免沉积物在系统中“硬化”从而堵塞灌水器。

(3)根据长期使用经验,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中一般不推荐随水施肥模式。但当必须实施随水施肥时,施肥结束后应对所有毛管冲洗5~10min,尽量把附着于管壁的肥料残留沉积物减少到最低程度。

(4)在毛管进口、出口位置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与开始灌溉时毛管进口、出口压力进行比较,当出现差异时,说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堵塞,应查找堵塞原因和堵塞位置并采取相应措施。

(5)当灌水器为其他形式的滴头时,也应经常检查其工作状况,测定滴头流量,若发现流量普遍减小,说明已经引起局部堵塞,应尽早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长期淤塞引起管路系统报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