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能降耗空调系统设计

智能降耗空调系统设计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中空调容量一般采用以下公式估算:空调制冷量=房间面积×150+53×机房设备总耗电/1000×860如果转换为我们常用的民用空调,上式求得的空调制冷量乘以1.162系数,制冷量单位就换算成W。用制冷量除以能效比,便可得到空调的输入电功率。图4-24 机柜下送风方案3.精确送风、降耗节能虽然下送风方式优于上送风方式,但送风方向的不精确也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能效下降,达不到节能效果。降低了制冷功率损失,达到了降耗节能。

智能降耗空调系统设计

电信设备尤其是交换机和计算机等设备对机房的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通信设备在长期运行工作期间,机器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较为适宜。湿度对通信设备的影响也很大。空气潮湿,易引起设备的金属部件和插接件管部件产生锈蚀,并引起电路板、插接件和布线的绝缘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电路短路。空气太干燥又容易引起静电效应,威胁通信设备的安全。

1.空调容量估算

机房热量的来源:机房的热量包括设备本身产生的热量(约占70%~80%),以及照明系统发热、屋外传导热、对流热、放射热等。工程中空调容量一般采用以下公式估算:

空调制冷量=房间面积(m2)×150+53×机房设备总耗电/1000×860(单位:kcal/h)

如果转换为我们常用的民用空调,上式求得的空调制冷量乘以1.162系数,制冷量单位就换算成W。用制冷量除以能效比(目前民用空调的能效比约为2.5~3.0),便可得到空调的输入电功率

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按照每15m2需要1匹计算,300m2的机房需要20匹。1匹相当于制冷功率2500W,300m2的机房所需的空调制冷功率大约为50000W。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300m2的机房使用的空调总功率不应超过24匹。

2.机房空调送风方式

目前,机房空调大多数采用上送风或下送风方式。图4-24是机柜下送风方案。下送风方式效果优于上送风方式,这是因为热气自然向上升腾,冷气下沉形成空气对流,当空调送出的冷风,与热源气流方向一致,加速了空气流动,有利于热源的温度降温。对空调而言,空调送风方向与机房内冷热气流分布的对流一致,可以减少气流的阻力,加速冷热转换效率,节省压缩机工作时间,降低空调电耗,起到节能降耗效果。

978-7-111-43240-1-Chapter04-27.jpg

图4-24 机柜下送风方案

3.精确送风降耗节能(www.daowen.com)

虽然下送风方式优于上送风方式,但送风方向的不精确也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能效下降,达不到节能效果。原因是:第一,由于设备采用下走线,导致地板下各种走线纵横交错,影响下送风空调的送风效果;第二,机房采用空调下端加装静压箱送风,空调送出的冷风除给设备降温外,另一部分冷风同时送给机房空间降温。

图4-25是采用风道送风的精确送风方案,将空调送出的制冷风量,通过可控制的风道送到通信设备的下端或侧端,最大程度地利用空调送出的冷量和风量,与通信设备的发热量进行交换。降低了制冷功率损失,达到了降耗节能。

978-7-111-43240-1-Chapter04-28.jpg

图4-25 采用风道送风的精确送风方案

精确送风的设计方案采用上进风下出风方式,空调下端安装在连接风道的静压箱上,每台空调下端静压箱之间要加装可控制风阀,当某一台出现故障时,打开风阀作为冗余空调互补之用,以保证风道有冷风流过;各通信设备机柜的下端固定在可调送风口的出口端;对于侧面进风的通信设备,可将两列机柜的进风面先进行背对背排列,然后再安装在送风道端口,使两列通信设备机柜之间处于冷风对流环境之中;可根据通信设备的发热量调节送风大小。

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室外的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种中的最大值:

①室内总送风量的5%。

②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

③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