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夏商西周早期王朝

中国历史:夏商西周早期王朝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禹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任,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世袭王朝夏朝。夏朝建立了职官、军队、刑法、监狱等一套国家机器。西周 周原是商的属国。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见并贡献财物,派兵随从作战。青铜铸造业是夏、商、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所铸主要是祭祀用的礼器、乐器,也有兵器、工具和车马器。至今发现有文字的商周青铜器超过1万件。思考题:1.夏、商、西周对疆土的统治是怎样逐步加强的?

中国历史:夏商西周早期王朝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开始出现世袭王朝。最初的几个王朝是怎样统治的?有哪些重大的文明成果?

夏与商 约公元前2070年,“有夏氏”部落的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长。禹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任,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世袭王朝夏朝。禹被看作夏朝的第一代国君。

夏朝建立了职官、军队、刑法、监狱等一套国家机器。它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这一带发现的二里头[1]文化被认为是夏朝的遗存。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暴虐无道的夏朝末代君主桀,建立商朝。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后来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殷朝。商朝极盛时期,疆域北到燕山,南到长江,东到大海,西到今陕西西部,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商朝后期,国势逐渐衰落。末代商纣王生活荒淫,统治残暴,众叛亲离。约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周国的国君周武王姬发率众伐商,商军大败,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西周 周原是商的属国。建立周朝后,定都于镐(hào,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周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2]摄政。周公平定了商朝残余势力的叛乱,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东方统治中心,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国家制度。

知识链接

西周初年,统治者崇尚“德政”,改革了不少商朝的陋习。商朝祭祀神灵和祖先时往往杀人作为祭品,称为“人牲”;贵族死后也常用人来殉葬,称为“人殉”。人牲和人殉杀死的主要是战俘和奴隶,有时一次杀掉数百、上千人。西周则很少使用人牲和人殉。商朝贵族的迷信和奢侈之风,在西周初年也得到很大的扭转。

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百姓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见并贡献财物,派兵随从作战。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诸侯在国内将土地、百姓分封给子弟或功臣,称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百姓分赐子弟,称士。这样,就在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西周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周朝的土地名义上都属于周王,其中大部分通过分封被赐给诸侯等各级贵族,受封者可以世代占有,但不能转让买卖。开垦土地通常有整齐的划界,形同“井”字,故称“井田”,其中包括公田和私田。农民集体耕种公田,将收获物缴纳给贵族,然后才能耕种自己的私田。

公元前841年,由于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3]暴动”。厉王出逃,朝政一度由大臣召(shào)穆公、周定公联合执掌,史称“共和”[4]。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771年,西北的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青铜器的铸造 青铜是铜、锡、铅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具有更好的质地和铸造性能。青铜铸造业是夏、商、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所铸主要是祭祀用的礼器、乐器,也有兵器、工具和车马器。夏朝的青铜器已有不少种类,但形态和纹饰还比较简单。商朝后期,青铜器铸造达到很高水平,造型雄奇,纹饰华丽。在当时的都城遗址“殷墟”发掘出来的青铜器多达数千件,其中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00多公斤,需要二三百人协同合作才能铸成。西周青铜器在各地发现更多,型制趋向简单朴实,其中有许多成套的礼器。

知识链接

古书称商朝中叶以后的都城遗址为“殷墟”。20世纪初,学者们确定它的位置在河南安阳西北的洹(huán)河两岸。在这里发现了商朝的宫殿、宗庙建筑群和国王陵墓,以及上千座中小型墓葬,极大地推动了商史研究。(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其中包括人像、面具、神树等中原罕见的器物,时间大体相当于商朝,体现了四川地区古代文化的独特风貌。

知识链接

商朝和西周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手工业部门。这一时期的玉器、漆器加工业都有很大发展。玉器种类繁多,有不少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漆器花纹绚丽,图案精美。商朝还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发展的早期阶段。商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遇事通常要用烧灼龟甲、兽骨的方式占卜,然后将占卜经过和结果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就形成了甲骨文。有字的商朝甲骨迄今已出土10余万片,为研究商朝历史和古文字提供了丰富资料。

甲骨文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目前见到的甲骨文单字已达5,000以上,完全识读出来的有1,000多字。今天汉字构成的几种基本方式,在甲骨文中都已出现。甲骨文体现出来的语法也很完备。这些都表明它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

金文是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至今发现有文字的商周青铜器超过1万件。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金文,但铸刻的字数还比较少。到西周,不少青铜器上都铸刻有较长的金文,有的长达几百字,记录了周朝贵族接受封赏、出征作战等重大活动。金文从甲骨文脱胎而来,稍显简化,线条较为平直。它也是汉字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思考题:

1.夏、商、西周对疆土的统治是怎样逐步加强的?

2.谈谈甲骨文和金文。

[1] 二里头遗址在河南偃师。

[2] 周公是他的封号,名字叫旦。周是封地,在今陕西岐山。公为爵位。

[3] “国”在当时是城的意思。“国人”指居住在城中(此处指都城镐京)的中小贵族和平民。

[4] 还有一种说法:是由诸侯共伯和(封地在共,爵位为伯,名字叫和)摄政,故称共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