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中国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帝国主义对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此后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整个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1日,蒋介石回到南京,赞同日前中央临时常会的决定,主张对日避免扩大战争。抗战月余,十九路军击毙或击伤日军万人以上,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英雄气概。日本借口以中国军队援助该部、进入冀东非武装区,破坏了《塘沽协定》为由,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集大批日军入关,进行武力要挟。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对侵略中国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北的沦丧。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地侵犯华北、试图控制华北的?

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本是蓄谋已久的事情,近代中国的许多波折说起来都与日本有或多或少的关系。1927年7月,日本内阁召开所谓东方会议,进一步策划对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的侵略,根据此次会议形成的所谓“田中奏折”,就赤裸裸地宣称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根据这一原则,日本陆军省于1931年制定了《解决满蒙问题方策大纲》,明确强调必须对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军事行动。日本关东军在制造了一系列摩擦之后,于1931年9月18日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然后贼喊捉贼,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并借此根本不存在的理由公然进攻沈阳和北大营,从而发动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知识链接

9月24日,张学良蒋介石、王正廷详细报告了“九一八”事变当天的情况:“9月18日晚10时许,沈阳城北忽有轰然炸裂之声,既而枪声大作。旋据北大营我第七旅报告,乃知系日军向我兵营攻击。先是,我方以日军迭在北大营等处演习示威,行动异常,曾经通令各军,遇有日军寻衅,务须慎重,避免冲突。当时日军突如其来,殊出意外,我军乃向官方请示办法,官方即根据前项命令,不许冲突。又以日军此举,不过寻常性质,为免除扩大事件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面对日本军队的猖狂挑衅,蒋介石竟然指示张学良抱持绝对的不抵抗主义,遂使日军兵不血刃即很快占领沈阳全城。此后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整个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知识链接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坚决抵抗的决心。7月23日,蒋介石通电全国,强调“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逆粤,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7月6日,张学良指示东北政务委员会:“此时若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8月,日方借东北军处决间谍中村震太郎掀起事端,张学良又指示东北军政长官“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事变发生后次日,戴季陶主持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决定“对外仍采诉之国际联盟”“对内则亟谋全国国民及本党同志牺牲成见,一致联合”。21日,蒋介石回到南京,赞同日前中央临时常会的决定,主张对日避免扩大战争。22日,蒋发表公开讲演表示:“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在东北方面,19日,张学良会见记者时表示:“东北军既无抵抗之力量,亦无开战之理由,已经电沈,严饬其绝对不抵抗,尽任日军所为。”(www.daowen.com)

在占领东三省的同时,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南部地区也开展了攻势。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进犯上海闸北,但遭到了中国驻防上海的第十九路军的勇猛抵抗。抗战月余,十九路军击毙或击伤日军万人以上,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英雄气概。此即现代史上有名的“一·二八”抗战。

日本在中国南部进攻的阴谋没有完全得逞,但其在北方占领了东三省之后则一直试图向华北推进。1933年1月,日军从锦州、绥中一线发起进攻,目标直指山海关。中国守军力战不敌,山海关沦陷。2月,日军纠集十万大军分三路向热河进犯,在占领了热河之后又直扑长城各口,中国守军被迫转移到长城各口进行顽强抵抗,但各口依然相继失守。5月初,日军向滦东进攻,越过滦河,攻陷冀东二十余县,直逼平津,华北门户洞开,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为了稳定华北的局势,南京政府委派黄郛负责对日交涉停战问题,经过一番秘密谈判,5月31日,中日签订《塘沽协定》,确认中国军队一律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县、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尔后不得越过该线,不得做一切挑衅、扰乱性的行动;日军如证实中国军队遵守了上述规定,日本军队不再越过上述中国军的撤退线进行追击,并自动回到大致长城一线;长城以南及中国军队控制线以北、以东地区内的治安维持,由中国方面的警察机关担任,但不可利用刺激日军感情的武力团体。显然,《塘沽协定》不仅在实际上承认了日本侵占东三省及热河的合法性,而且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不能进入这个所谓的非武装区,而日本军队却可以自由行动,实际上是将冀东变成了第二个“满洲国”,也为后来形势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1935年5月初,东北抗日义勇军一部退至长城以南附近继续抗战。日本借口以中国军队援助该部、进入冀东非武装区,破坏了《塘沽协定》为由,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集大批日军入关,进行武力要挟。6月9日,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交了一份备忘录:1.中国军队51军和25师、宪兵第三团撤出河北省;2.撤出河北省内的一切国民党党部,解散北平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北平军事杂志社;3.取缔兰衣社、复兴社、励志社等机关团体;4.罢免河北省主席于学忠等;5.禁止中国的排日运动;6.河北省市的官员要任用亲日分子;7.以上各项的实施,准许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手段。7月6日,何应钦复函梅津,完全同意上述各项,“并自主地期其遂行”,这就是现代史上常说的《何梅协定》。与此同时,日军还通过《秦土协定》实际上控制了察哈尔省。

日本为了适应控制华北的需要,设法扶植傀儡政权。9月,天津驻屯军司令部扩大为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并声明日军愿意支持华北的自治组织脱离中国。10月22日,河北东部地区的香河、三河、昌平、武清等县的一批汉奸无赖举行所谓饥民暴动,组成所谓“县政临时维持会”。11月25日,日军又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这样,日本通过汉奸组织实际上控制了冀东22县。如此发展下去,华北必将成为“满洲国”第二。

思考题:

1.不抵抗主义是当时国民党中央或东北地方单方面的对日政策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