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醉美江南:灵隐寺,西天禅意

醉美江南:灵隐寺,西天禅意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隐寺所在的杭州天目山北高峰和飞来峰,在秦汉时期叫作虎林山,是一个白虎出没的地方。岁月沧桑,日月轮换,如今灵鹫寺已荒废不见,而灵隐寺却经久不衰,香火旺盛。而经历了数代王朝更迭,无数次浴火重生,如今的灵隐寺不仅是佛教名刹,更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1600余年的岁月没有磨灭灵隐寺的光辉,反而让它愈加迷人。

醉美江南:灵隐寺,西天禅意

据《杭州佛教史》记载:唐代时期,杭州佛寺就已经有三百六十寺,南宋时期更是达到四百八十寺,堪称“东南佛国”。在诸多的佛教名刹之中,创建于东晋咸和三年(328)的灵隐寺卓然立在了杭州城里,满目慈悲地望着眼前的桑海沧田,静默了千年。

灵隐寺所在的杭州天目山北高峰和飞来峰,在秦汉时期叫作虎林山,是一个白虎出没的地方。后来又被叫作武林山、灵隐山。因西印度高僧慧理在东晋初年云游到浙江,看到孤峰与其他山石不同,不禁赞叹:此天竺灵鹫山岭,不知何代飞来?从此这座峰就被叫作飞来峰,既为“仙灵所隐”,山也就改名灵隐山了。

自古名山僧多占,慧理在飞来峰下建寺,起名灵鹫寺,又在北高峰下建寺,起名灵隐寺,与飞来峰隔涧相望。岁月沧桑,日月轮换,如今灵鹫寺已荒废不见,而灵隐寺却经久不衰,香火旺盛。

初建的灵隐寺不过是“剪茅结庵,构室修行”,完全不如现在的辉煌,唐代中期之后才有了相当规模。唐德宗时期茶圣陆羽和湖州名僧皎然交好,慕名到了灵隐寺,发现这里“亭榭岿然,霞翠九霄,修廊重复”,可见当时的灵隐寺已经相当宏伟。而经历了数代王朝更迭,无数次浴火重生,如今的灵隐寺不仅是佛教名刹,更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

飞来峰石雕佛像

灵隐寺入口(www.daowen.com)

灵隐寺大雄宝殿如来佛莲花坐像

沿着石阶一路向上,脚下青苔几许,头顶松柏苍翠,这一切静谧安宁像是被历史忘却在这里。寺内的大雄宝殿是一座单层、三重檐、三叠式歇山顶仿唐建筑,飞檐翘角,以朱红油绿色为主调,屋顶装饰斗拱天花、飞天浮雕,天花藻井的云龙图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杰作,让整座建筑气势雄伟,庄重华丽。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祖净高19.6米,加上莲台须弥座总高24.8米,是国内最高的木雕佛像。佛身两侧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塑像和20尊天神立像,佛像后壁是高20余米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海岛立体群像。群像人物有150个,一个个栩栩如生,衣带飘飞宛如要飞出来一般,每一尊都是出色的艺术佳品。

阵阵佛香最易让人沉静下来,而灵隐寺就是一位沉浸于岁月深处的老者。它不仅是名刹,更是一座博物馆。寺内天王殿正中弥勒佛背后的佛龛中站立护法神韦陀像,是用一根香樟雕刻而成,为南宋时期珍品。大雄宝殿的石栏杆更是五代时期遗物,寺内八角九层石塔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还有来自缅甸的玉佛、绘在菩提叶上的十八罗汉像和贝叶经等宝贵文物,每一个都令人惊叹膜拜。

1600余年的岁月没有磨灭灵隐寺的光辉,反而让它愈加迷人。行走于古刹之中,拜倒在佛像之前,感受着拂面微风,轻嗅着茶香阵阵,你便可以听到岁月回声,感受千古佛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