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绚烂花朵,美丽绵延千年

绚烂花朵,美丽绵延千年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扬州玉雕师的一双巧手,可以将顽石推磨出灵魂,这是几千年前便留下的妙手生花。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扬州地域内就出现了大量的玉器,像是玉璧、玉琮,形状虽然并不华丽,却也显示了祖先们对玉石的雕琢渴望。推延至宋、元、明,扬州玉雕成为艺术品,玉被匠人以精湛的手法刻为花鸟炉瓶,高高在上。扬州雕刻师们对大型玉器的雕刻,就此翻开了繁盛的一页。

绚烂花朵,美丽绵延千年

扬州玉雕师的一双巧手,可以将顽石推磨出灵魂,这是几千年前便留下的妙手生花。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扬州地域内就出现了大量的玉器,像是玉璧、玉琮,形状虽然并不华丽,却也显示了祖先们对玉石的雕琢渴望

到了汉代,扬州玉器已经有了各种优美的形态,就像西汉的“白玉蝉”,以珍稀的和阗玉雕成,透明莹润,纯洁无瑕,线条挺拔有力,纹路清晰,仿似看得到当年的匠人在雕琢时的每一刀都干练果决,不拖泥带水,同时又充满了渴望,希望这块玉蝉含在逝者的嘴里,那清高绝俗的灵魂能死而复生。

唐朝时期,盛世风雅都凝聚在扬州玉雕的方寸之间,上有贵族豪门的雕栏玉砌,下有黎民百姓的玉佩装饰,满是温润的涵养,皆是高贵的品格大唐之美,于细微处闪烁着光芒。推延至宋、元、明,扬州玉雕成为艺术品,玉被匠人以精湛的手法刻为花鸟炉瓶,高高在上。

然而扬州玉雕最风光的时代并非如此,清朝中叶乾隆年间,才是极致。那位不管功绩还是物件都喜欢大的皇帝,对扬州的玉雕十分痴迷,他命人搜罗了大型的玉石送到扬州,打造了千斤万斤的十座玉山,统统摆在了宫里。扬州雕刻师们对大型玉器的雕刻,就此翻开了繁盛的一页。(www.daowen.com)

玉雕《大禹治水图》

《大禹治水图》玉雕,为清朝乾隆年间文物,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藏,玉石产自新疆和田,为扬州工匠雕刻,人物形象生动,表情动作细微可感,其高超的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一夜之间,狂浪的大器之风吹遍了整个扬州城,雕刻师们争相把文人墨客的书画雕琢在玉石上,以镂雕凸显层次,将绘画中的透视效果搬到了玉石上,深深浅浅,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用刀笔雕出了整个意境。清朝著名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了。这件稀世珍宝逾万斤,以来自新疆的青白玉为材料,高224厘米,用多种雕刻手法,动用了包括玉雕师在内的15万个玉工,花了6年雕琢而成,共耗白银1.5万余两,终于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玉石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