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醉美江南:唐代江枫渔火,枫桥古镇文化浓

醉美江南:唐代江枫渔火,枫桥古镇文化浓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书场以及“五古”之一的枫桥古镇,都是枫桥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枫桥景区还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等旧观,而且增添了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枫桥旁边的墙壁上刻着那首令枫桥家喻户晓的《枫桥夜泊》。

醉美江南:唐代江枫渔火,枫桥古镇文化浓

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人感受到无尽的美。正因如此,诗因桥起,桥以诗名,从此枫桥闻名天下,引得无数名人雅士竞相来访。

南宋范成大在《吴郡志》里说:“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旁,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这里的枫桥,位于苏州的寒山寺北,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几经历史的变迁却风采依旧。是唐诗的描绘使我们对她充满向往之情,而当你亲眼看到她时,会对她迷恋。因为她是那样充满诗意,古朴的景致,深邃的内涵,丰富的人文底蕴都会强烈地感染你……

枫桥书场以及“五古”之一的枫桥古镇,都是枫桥文化的一部分。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这古香古韵的“五古”,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那遥远的古代,使人感受到了历史脉搏跳动的韵律。枫桥古镇,是枫桥旁自然形成的一座古老的小镇,这里民风淳朴,风情独特,古香古色。由于枫桥横跨大运河车马行人往来比较频繁,所以枫桥边上这一小小的古镇也便繁华和热闹起来。枫桥书场位于寒山寺弄,紧靠铁铃关的一边,它的环境典雅,文化氛围浓厚。你可在这里品上一杯香茗,听上一曲吴侬软语般的当地小调,片刻的休憩,便可以使你摆脱人世间的一切琐屑烦恼,仿佛进入没有任何忧愁的人间仙境一般。近年来枫桥景区还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等旧观,而且增添了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

其实枫桥只是江南常见的单拱石桥,相传因这里是水陆交通要地,一入夜就封锁,故名“封桥”。后因张继诗而易名“枫桥”。

午后的枫桥,自有一种沉静之美。

深秋,满墙干枯的枝丫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古朴。

枫桥旁边的墙壁上刻着那首令枫桥家喻户晓的《枫桥夜泊》。

枫桥的美在于气质,她犹如一弯皎洁的新月横跨在枫江之上。她的曲线是那么的柔和,韵律是那么的和谐、优美而又多姿,似长虹卧波,安详而又静谧。可能她不如天津的浮桥那么令人惊心动魄,不如河北的赵州桥那么宏伟壮观,也不如江苏的宝带桥那么飘逸秀丽。但它有着自己不同寻常的美,仿佛一壶老酒,愈品愈醇。世上的美有千百种,因其一种为人所重亦足矣。(www.daowen.com)

枫桥的美,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自从张继写了《枫桥夜泊》之后,吟咏枫桥的诗篇不计其数,例如唐代诗人张祜的《枫桥》,也是广为传诵的一首佳作,诗云:“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戎马征途中也写下了思虑深沉的《宿枫桥》,诗云:“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这些优美的诗篇或是诗人对自身戎马人生所抒发的由衷的感怀,或是面对此情此景与古人所产生的历史的共鸣。枫桥的古朴,总是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仿佛那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使人寻找到了一个抚平内心伤痕和一切烦恼的心灵的港湾。朴实无华的枫桥,也就从此烙上了无数游人寻找历史痕迹的烙印。

如今的枫桥,在岁月质感中,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行走往来的方便,而且还带给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千百年来,凡是来苏州旅游的人,都要实地游览一下枫桥的诗情画意,感受其中的文化氛围,寻找一下当年张继先生在《枫桥夜泊》中所感受到的那一份空旷与寂寥。

旅程随行帖

岁月年轮:隋唐以来这里即已是繁盛之地,至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后因清军将其付之一炬方才衰落。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夏季尤佳,可宿船赏月听水。

特色美食:

枫镇大肉面:浇头是一块焖肉,其做法复杂,且焖制时不能放酱油,纯粹靠盐调味。故而焖肉肥美,入口即化,面汤鲜滑,酒香醇厚,夏日食之甚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