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青铜器艺术及冶铸技术发展

中国青铜器艺术及冶铸技术发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是礼器,这与当时祭祀活动频繁有关,奴隶主贵族以青铜器显示身份。铁器的应用使西周的农业发展迅速,使西周成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王朝。西周晚期,各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时的社会进入到一个政治混乱、诸侯争霸的时期。虽然在后来的秦汉时期又出现了鎏金鎏银等技术,但青铜器艺术的最终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秦汉时期就是青铜器艺术的终结。

中国青铜器艺术及冶铸技术发展

商代其实是一个金石并用的时代。最早出现的是青铜,铁的应用也迟于青铜。早期的青铜器表现一种粗犷美,缺乏精巧和细致感,这是因为早期的青铜铸造技术还很不成熟,多用整体浇铸的方法。商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是礼器,这与当时祭祀活动频繁有关,奴隶主贵族以青铜器显示身份。此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采用分铸的方法进行浇铸。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即是此时的作品,即先作出突出的部件,然后将其嵌合在主体中,再进行二次浇铸。

西周时期铁器得到了应用和发展。铁器的应用使西周的农业发展迅速,使西周成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王朝。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发展缓慢,没有大的进步,但是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西周晚期,各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时的社会进入到一个政治混乱、诸侯争霸的时期。此时的生产技术飞速发展,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也达到顶峰,发展了分铸、焊接、镶嵌等技术,并应用了失蜡法,使得一些器物的造型达到了顶峰,其中莲鹤方壶就是春秋时期这些技术应用的成果。春秋晚期还出现了红铜镶嵌的新样式,构图自然生动。(www.daowen.com)

战国早期是春秋晚期的延续,使封建社会前期的青铜器达到了最高的水平,曾侯乙墓的铜器便是杰出的代表作。战国晚期的青铜器以金银错和嵌绿松石等技术为特色,使色彩单一的青铜器显得更加华丽,中山王墓的“虎噬鹿器座”“龙凤方案座”都是金银错的精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印模拍印法,能反复印出许多方连续的图案,有的花纹细逾发丝,精巧至极。

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以无纹饰的素面器占多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虽然在后来的秦汉时期又出现了鎏金鎏银等技术,但青铜器艺术的最终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秦汉时期就是青铜器艺术的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