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工程概论:基础设计与施工要点

建筑工程概论:基础设计与施工要点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应尽量建造在地下水位以上,以减少特殊防水措施。⑤相邻建筑的基础埋深。由刚性材料构成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破坏,基础必须具有相应的高度。通常,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特点,基础的挑出长度与高度应在材料允许控制范围内,这个控制范围的夹角称为刚性角,用α表示。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很大,而地基承载力又较小时,通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块整板,即为片筏基础,也称为满堂基础。

建筑工程概论:基础设计与施工要点

1.基础

单层厂房采用什么类型的基础,主要取决于上部结构荷载的大小和性质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等,一般情况下采用独立的杯形基础。在基础的底部铺设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图7-11所示为现浇柱下独立基础,图7-12所示为预制柱下杯形基础。

图7-11 现浇柱下独立基础

图7-12 预制柱下杯形基础(www.daowen.com)

2.基础梁

当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时,由于墙与柱所承担荷载的差异大,为防止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一般将外墙或内墙砌筑在基础梁上,基础梁两端搁置在柱基础的杯口上,如图7-13所示。

图7-13 基础梁与基础的连接

基础梁顶高比室内地面低50~100mm,以便门洞口处的地面做面层保护基础梁;也应比室外地面高100~150mm,以利于墙身防潮并做散水。基础梁下面的回填土一般不需夯实,应留有不小于100mm的空隙,以利于基础梁随柱基础一起沉降,并避免在寒冷地区土壤冻胀引起基础梁反拱开裂。寒冷地区基础梁处的热桥效应会散失室内热量并影响基础梁使用,为此应在基础梁下面及两侧铺设松散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