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雕刻趋向:罗丹对近代雕刻的影响

现代雕刻趋向:罗丹对近代雕刻的影响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雕刻的趋向现代化,始自罗丹的出现。自称为“近代的米扣郎契洛的罗丹”出世后,雕刻界始能和绘画的印象派以后的运动的步调相吻合。他因不满足于当时旧时代的传统,便不绝的研究希腊及其他的古典的杰作,一面又潜心于活动的人体的Pose(姿势)的研究,从思想的深处,表现不妥协的自己。罗丹的后辈,有两位同住在巴黎而受罗丹影响极深的外籍雕刻家。他是现代最有名的作家。在他之后,比利时就产生了许多的雕刻家。

现代雕刻趋向:罗丹对近代雕刻的影响

雕刻的趋向现代化,始自罗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的出现。在罗丹以前,法兰西的雕刻家,如动物雕刻家罗利,因巴黎歌剧馆的雕刻而知名的加尔波等,均带有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仍不脱旧时代的传统。自称为“近代的米扣郎契洛的罗丹”出世后,雕刻界始能和绘画的印象派以后的运动的步调相吻合。

罗丹生于巴黎,学于巴黎,性格极其主观,极其强烈。他因不满足于当时旧时代的传统,便不绝的研究希腊及其他的古典的杰作,一面又潜心于活动的人体的Pose(姿势)的研究,从思想的深处,表现不妥协的自己。因此,他的自然的观照非常彻底,同时,他的观察自然,亦不为固定的形式所囚范,而能把握刹那间的印象。故其作品,可说是思想的,内容的,主观的。有名的《思想的人》《接吻》等,皆其好例。他又以同样的方法,来作肖像,如杰作诗人“巴尔扎克”,其技巧的优秀,是怎样有益于这诗人的性格的描写!他的有名的代表作《加黎的市民》群像,《黄铜时代》《幽加(Hugo)像》《巴尔扎克之首》等颇多。《地狱之门》,是从但丁的《神曲》得到设想,是他从全生涯的制作,综合成的大规模的构想,计划起来的,可惜没有完成,他就与世长辞了。他更擅长drypoint(铁笔描)与dessin(素描)等,活写出女性的一切奇拔的姿态。

罗丹的后辈,有两位同住在巴黎而受罗丹影响极深的外籍雕刻家。即意人罗少(Medardo Rosso)与俄罗斯人托罗倍·兹可衣(Paul Tronbet-Zkoy, 1866—)公爵。罗少可说是雕刻上的彻底的印象主义者,埋头于立体的光和影的表现。托罗倍·兹可衣亦属印象派,唯稍倾向于写实。然其所表现的Touch(笔触),颇与莫南相似。例如《赛岗悌尼像》,即是其例。此外,则有巴黎墓地的“死之门”的纪念碑的作者旁托罗姆(Albert Borthrome, 1848—),以表现悲哀的人的一切姿态而知名。

然在法兰西,罗丹以后的第一人,是玛衣育尔(Aristide Maillol, 1861—.编者注:今译“马约尔”)。他是现代最有名的作家。其作风与罗丹适成对照,温雅、纯朴,且参用古典的长处,受埃及、希腊、雅典及东洋的影响,表现简素化,现代化,与混然的完成。其作品不多,且无大的制作,然均能表出人体美味,与印象派画家雷诺亚的作风极相似。其名作有《女子坐像》等。(www.daowen.com)

在现代,可与罗丹、玛衣育尔并称的人,是比利时的莫尼哀(Coustantin Mennier, 1831—1900)。他的年龄与倾向,虽比罗丹古旧,但可说是“雕刻界的米勒”,是把雕刻现代化、民众化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品有《瓦斯中毒》《铁工场》《山野的劳动者》等。在他之后,比利时就产生了许多的雕刻家。

自比利时转向到东北方的挪威,有新台(Stephan Sinding, 1846—)。他是思想极深刻的作家。在俄罗斯有安托克尔斯基(Markns Antokolsky, 1842—1902)。他是俄罗斯的写实主义者。在德意志有海尔台白郎托(Adolf Von Hildebrant 1847—)。他著有“雕刻美术形式论”,以新古典的雕刻为基础,在雕刻上给以一定的倾向。此外,更有作《俾斯麦像》的雷台兰(Hugo Lederer, 1871—),在形式上显示出Grotesque(奇形的)的奇拔。又有带有德意志新兴艺术要素的瞒兹拿(Franz Metzrer, 1870—1919),其名作《妊妇》《曲身的女》,可说是表现派的暗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