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三全面战略下高等教育综改基本原则

三全面战略下高等教育综改基本原则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领域的具体特点,探索贯彻落实的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把握系统、全局的同时,还要抓住重点,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五)坚持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相统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具有深刻哲理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领域的具体特点,探索贯彻落实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凸显中国特色和遵循教育规律相统一

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中,高等教育发展重“政治性”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尽管这些观点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总的来看,对于不同的国家,必须走符合自己国家特点和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对我国来说,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凸显中国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贯彻、服务、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管是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还是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依法治教、全面从严治党中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和特色。

同时,在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要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凸显中国特色和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要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要保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就当前而言就是要与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起到服务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反映了教育功能、人的发展、教育过程、学校管理等视角中的矛盾和关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基本职能,以质量为核心,对人才培养模式、招生考试、内部治理、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促进高等教育其他功能更好地发挥。由此形成内外规律的统一,并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凸显中国特色统一起来。

(二)坚持主动适应服务和持续改革创新相统一

高等教育发展贯彻、服务、融入“四个全面”发展布局作为一个总体要求,紧密围绕、主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其职能的时代体现。因此,应坚持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突出主动性,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学组织、科研管理、学校治理等方面紧密围绕“四个全面”发展布局要求,全面学习贯彻领会,凸显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实效,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四个全面”发展布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还要把自身发展和主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取决于自身发展实力。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如何站在从高等教育发展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视野,坚持重在改革创新,持续改革创新,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强化学术组织功能,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形成主动引领服务国家发展、国际化潮流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是重点和难点问题。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经历计划经济时代和社会转型期发展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只有激发内在原动力,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也才能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三)坚持围绕目标引领与突出问题导向相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全局性,突出导向性,呈现战略性。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指引下,既要围绕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阶段性目标,还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长远目标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的重要作用,呈现出清晰的目标导向。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贯彻、服务、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不能偏离这一目标。

在坚持目标引领的同时,还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了破解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这些矛盾和问题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引领形成了更加清晰、明确的呼应。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不仅要明确目标,还要认清问题,更要敢于面对矛盾。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外部的突出矛盾、高等教育内部改革“深水区”的矛盾等,并及时化解矛盾,在化解矛盾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https://www.daowen.com)

(四)坚持运用系统思维与推进协同发展相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深刻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把握系统思维,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坚持全局观不仅要全面理解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性,更要系统、全面贯彻好、服务好、融入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要在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中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和要求,抓紧有利机遇,促进高等教育在新常态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更要凸显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一个“小系统”、如何服务、支撑、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大系统”。运用系统思维就要求不能在现实中片面重视某一方面工作,要时刻保持全局意识和宽阔的视野,既不能有本位主义,更不能有形式主义;既要包罗万象又要突出重点,既要注重整体规划又要牵住“牛鼻子”。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把握系统、全局的同时,还要抓住重点,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注重运用协同配合的方法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的片面性,在协调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贯彻好、服务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既要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全方位推进各个领域的发展,也要抓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依法治教、从严治党等重点领域以及这些重点领域中每一个问题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立足全面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还要注意重点抓住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更系统全面深刻的社会服务、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引领传承与创新等。

(五)坚持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相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使命意识、问题意识、担当意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体现了全局与重点的辩证统一,也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辩证统一,更体现历史、现实、未来的辩证统一。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把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结合起来。

总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今时代必须把它置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视野和布局之中,全面总结经验,系统吸取教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在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总结将显得更具意义。在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面总结和背景分析是一个基础的工作。

立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现实要客观认识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敢于面对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重点审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努力把使命意识、问题意识和担当意识统一起来。

展望未来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落脚点。要不断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野之中,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价值依归。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并不断提高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能力和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