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路、园桥、广场工程

园路、园桥、广场工程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路构图中常见的几种线型。园路的平面线型设计要求。在园路布局设计完成后,园路的位置已确定了,但在园路技术设计时,应对下列内容进行复核。园路的横断面是指垂直于园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为了使雨水快速排出路面,道路的横断面通常设计为拱形、斜线形,称之为路拱设计。园路路拱的基本设计形式有直线形、折线形、抛物线形和单坡形四种,见表2-6。

园路、园桥、广场工程

1.平面线型设计

平曲线设计就是具体确定园路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勘测资料和园路性质等级要求以及风景景观的需要,定出园路中心线的位置和园路的宽度,确定直线段,选用平曲线半径,合理解决曲线、直线的衔接,恰当地设置超高、加宽路段,确保安全视距,绘出园路平面设计图。

(1)园路构图中常见的几种线型。根据线型不同,可将园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

1)自然式园路通常采用流畅的线条,迂回曲折,以曲线构图为主,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在东方园林中应用较为广泛。

2)规则式园路恰好相反,通常采用严谨整齐的几何式道路布局,以直线构图为主,突出人工的痕迹,多用于西方园林中。

近年来,随东西方造园艺术的交流,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直线和曲线混合构图的园路布局手法也数见不鲜。

(2)园路的平面线型设计要求。在园路布局设计完成后,园路的位置已确定了,但在园路技术设计时,应对下列内容进行复核。

1)重点景区的游览大道及大型园林的主干道路面宽度应考虑能通行大卡车、大型客车,而在公园内为避免占用太多的绿地空间一般不宜超过6m。

2)为满足公园管理及生活运输的需要,公园主干道应能通行卡车,对重点文物保护区的主要建筑物四周的道路,应能通行消防车,其路面宽度一般为3.5m。

3)游步道应多于主、次干道,宽度在1~2.5m,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并使其本身能起到造景作用。游人及各种车辆的最小运动宽度见表2-3。

2-3 游人及各种车辆的最小运动宽度

978-7-111-50622-5-Chapter02-9.jpg

(3)平曲线半径的选择。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采用圆弧形曲线,这个圆弧曲线就称为平曲线。平曲线设计是为了缓和行车方向的突然改变,确保汽车行驶的平稳安全,或确保游步道的自然顺畅,它的半径即是平曲线半径,如图2-7所示。平曲线最小半径取值为10~30m。

1)自然式园路曲折迂回,在平曲线变化时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①园林造景的需要。

②当地地形、地物条件的要求。

③在通行机动车的地段上行车安全的要求。

④行车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6m,这一半径不考虑行车速度,只要满足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即可,如图2-8所示。

978-7-111-50622-5-Chapter02-10.jpg

图2-7 园路平曲线半径示意图

T—切线长(m) E—曲线外距(m) L—曲线长(m) α路线转折角度 R—平曲线半径(m) ZY—直圆点(曲线终点) YZ—圆直点(曲线终点)

978-7-111-50622-5-Chapter02-11.jpg

图2-8 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

2)在考虑行车速度时平曲线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曲线加宽。车辆在弯道上行驶,由于前后轮的轮迹不同,外侧前轮转弯半径大,同时车身所占宽度也比直线行驶时大。而且半径越小,这一情况越显著,因此在小半径弯道上,弯道内侧的路面要适当加宽,如图2-9所示。

978-7-111-50622-5-Chapter02-12.jpg

图2-9 弯道行车道后轮轨迹与曲线加宽图

a)弯道行车道后轮轨迹 b)弯道路面加宽

②行车视距。车辆行驶中,必须确保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能观察到路上的一切情况,以便有充分时间采用适当的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这个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的长短与车辆的制动效果、车速及驾驶员的技术反应时间有关。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停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从看到同一车道上的障碍物时,开始刹车到达障碍物前安全行车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是指两辆汽车在同一条行车道上相对行驶发现对方时来不及或无法错车,只能双方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在相撞之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常用的停车及会车视距见表2-4。

2-4 常用的停车及会车视距

978-7-111-50622-5-Chapter02-13.jpg

道路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使驾驶员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这段距离即为行车的安全视距S(图2-10),一般采用30~35m安全视距为宜。在交叉路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图2-10),称为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内障碍物的高度(包括绿化)不得超过车辆驾驶员的视线高度,一般为1.2~1.5m。

978-7-111-50622-5-Chapter02-14.jpg

图2-10 行车安全视距

(4)平曲线的衔接。平曲线的衔接是指两条相邻近的平曲线相接,分为三种,见表2-5。

2-5 平曲线衔接

978-7-111-50622-5-Chapter02-15.jpg

2.横断面线型设计

(1)园路横断面的概念。园路的横断面是指垂直于园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它关系到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用地经济、景观等。园路横断面设计在园林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园路路幅或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它由车行道、人行道路肩、绿带、地上和地下管线(给水、电力电信等)共同敷设带(简称共同沟)、排水(雨水、中水、污水)沟道、电力电信照明电杆、分车导向岛、交通组织标志、信号和人行横道等组成,如图2-11所示。

978-7-111-50622-5-Chapter02-16.jpg

图2-11 标准横断面组成

(2)园路横断面设计。园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据规划道路宽度和道路断面形式,结合实际地形确定合适的横断面形式;确定合理的路拱横坡;综合解决路与管线及其他附属设施之间的矛盾等。(www.daowen.com)

1)园路横断面形式的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式依据车行道的条数通常可分为“一板式”(机动与非机动车辆在一条车行道上混合行驶,上行、下行不分隔)、“二板式”(机动与非机动车辆混驶,但上行、下行由道路中央分隔带分开)等形式。公园中常见的路多为“一板式”。

通常在总体规划阶段会初步定出园路的分级、宽度及断面形式等,但在进行园路技术设计时仍需结合现场情况重新进行深入设计,选择并最终确定适宜的园路宽度和横断面形式。

2)园路路拱设计。为了使雨水快速排出路面,道路的横断面通常设计为拱形、斜线形,称之为路拱设计。它主要是确定道路横断面的线形和横坡坡度。园路路拱的基本设计形式有直线形、折线形、抛物线形和单坡形四种,见表2-6。

2-6 园路路拱的基本形式

978-7-111-50622-5-Chapter02-17.jpg

3)园路横断面综合设计。在自然地形起伏较大地区设计道路横断面时,如果道路两侧的地形高差较大,结合地形布置道路横断面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结合地形将人行道与车行道设置在不同高度上,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用斜坡隔开或用挡土墙隔开,如图2-12所示。

②将两个不同行车方向的车行道设置在不同高度上,如图2-13所示。

③结合岸坡倾斜地形,将沿河一边的人行道布置在较低的不受水淹的河滩上,供居民散步休息之用。供车辆通行的车行道设在上层,如图2-14所示。

3.纵断面线型设计

(1)园路纵断面的概念。园路纵断面是指路面中心线的竖向断面。纵断面线型即道路中心线在其竖向剖面上的投影形态。路面中心线在纵断面上为连续相折的直线,在折线的交点处要设置成竖向的曲线状,使路面平顺,即园路的竖向曲线。竖曲线的设置可使园林道路多有起伏,路景生动,视线俯仰变化,会使游人游览散步时感觉舒适方便。

978-7-111-50622-5-Chapter02-18.jpg

图2-12 人行道与车行道设置在不同高度上

a)人行道与车行道用斜坡隔开 b)人行道与车行道用挡土墙隔开

978-7-111-50622-5-Chapter02-19.jpg

图2-13 不同行车方向的车行道设置在不同高度上

a)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用斜坡隔开 b)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用挡土墙隔开

978-7-111-50622-5-Chapter02-20.jpg

图2-14 岸坡地形人行道的布置

(2)园路纵断面设计。

1)设计要求。

①随地形的变化而起伏变化,线形平顺。

②在满足造园艺术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原地形,保证路基稳定,并减少土方量。

③确保与相交的道路、广场、沿路建筑物和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④园路应配合组织园内地面水的排除,并与各种地下管线密切配合,共同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

2)设计内容。

①确定线路各处合适的标高。

②设计各路段的纵坡及坡长。

③选择各处竖曲线的合适半径,设置竖曲线并计算施工高度等,以保证视距要求。

3)设计要点。

①纵坡度。一般园路为保证路面水的排除与行车安全,同时又可丰富路景行车,道路的纵坡一般为0.5%~8%;供自行车骑行园路的纵坡宜在2.5%以下,不超过4%;轮椅、三轮车宜为2%左右,不超过3%;不通车的人行游览道纵坡不超过12%;坡度在12%以上时,必须设计为梯级道路;除了专门设在悬崖峭壁边的梯级磴道外,一般的梯道纵坡坡度都不应超过100%;当道路纵坡较大而坡长又超过限制时,则应在坡路中插入坡度不大于3%的缓和坡段;或者在过长的梯道中插入一至数个平台,以供人暂停小歇并起到缓冲作用。

②横坡度。园路横坡一般为1%~4%,呈两面坡以便于排水;弯道处因设超高而呈单向横坡;不同材料路面的排水能力不同,因此,各种类型路面对纵横坡度的要求也不同,见表2-7。

2-7 各种类型路面的纵横坡度

978-7-111-50622-5-Chapter02-21.jpg

③竖曲线。园路总是上下起伏的,在起伏转折的地方,由一条圆弧连接。这种圆弧是竖向的,工程上把这样的弧线称为竖曲线。竖曲线应考虑会车安全,如图2-15所示。

978-7-111-50622-5-Chapter02-22.jpg

图2-15 竖曲线

④弯道超高。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产生横向推力称为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与车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平曲线的半径成反比。为了防止车辆向外侧滑移,抵消离心力的作用,就要把路的外侧抬高,如图2-16所示。

978-7-111-50622-5-Chapter02-23.jpg

图2-16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受力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