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奉城镇概况-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研究

上海奉城镇概况-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奉城镇对外交通条件较好。浦南运河穿越奉城镇区,是上海市内河航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9—1奉城镇区位图作者根据上海测绘院编制.上海地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编绘图2.9—2奉城古城区“十”字街街景,2006年图2.9—3奉城古城区的明代建筑万佛阁实景,2006年奉城镇历史悠久,曾经是上海的军事要塞型古镇。宣统二年,奉贤县划为一城七乡,县城青村为城厢。据有关记载,奉城古城筑有城墙、城池。

上海奉城镇概况-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研究

奉城镇位于上海市郊区南部,奉贤区东部,距上海市中心约45公里,距奉贤区政府所在地南桥镇约17公里,距临港新城约20公里;与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分别相距约35公里、50公里。

奉城镇对外交通条件较好。A3、A30郊区环线、沿海大通道等高速公路在奉城镇交会,成为地区性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洋山深水港通往江、浙两省的重要道路。川南奉公路、奉新公路是与周边地区及奉贤区各镇联系的主要通道。浦南运河穿越奉城镇区,是上海市内河航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的浦东铁路位于镇区南侧,并在其境内设站。

2002年5月,根据“一城九镇”计划,奉城镇进行了区划调整,兼并了洪庙镇、塘外镇,合并成立奉城中心镇,镇域面积为72.63平方公里(图2.9—1)。

图2.9—1 奉城镇区位图

作者根据上海测绘院编制.上海地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编绘(www.daowen.com)

图2.9—2 奉城古城区“十”字街街景,2006年

图2.9—3 奉城古城区的明代建筑万佛阁实景,2006年

奉城镇历史悠久,曾经是上海的军事要塞型古镇。从1731年起的181年间是奉贤县的县治所在地。五代乾祐年间(948—950年),奉城地区为青墩盐场,与浦东、袁部等盐场并隶于秀州(嘉兴府)华亭县盐监。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年),盐民、渔民群居成村落,改名青村。明朝期间,为抵御外来侵略,曾建设“青村千户所”要塞。清雍正四年(1726年)奉贤县成立,县署设在南桥,至雍正九年被迁往青村所。宣统二年(1910年),奉贤县划为一城七乡,县城青村为城厢。民国元年(1912年),县治西迁后,南桥乡改为奉贤县县市,城厢改为奉贤县城市,简称奉城。此后,先后设区、乡、镇公所和奉城坊等行政机构[209]

据有关记载,奉城古城筑有城墙、城池。城内的建筑曾有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县署建筑,文庙(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言子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肇文书院(清嘉庆十年,1805年),以及明朝所建的城隍庙、万佛阁等。此外,还有魁星阁、同善堂、先农坛、武庙等明清古典建筑。奉城老街呈十字形,有东、南、西、北街之分。民国26年(1937年),奉城遭日军炮击,县署、文庙、学署、书院等古建筑及部分民居、城垣损毁[210](图2.9—2,图2.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